当前位置:主页  >> 各地招考  >> 河北   
河北

年轻公务员立足基层 积极投入 化解 “乡愁”

http://www.chinagwy.org       2014-10-28 10:20      来源:中国江苏网
【字体: 】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如此深情的语句,勾起无数人想“逃离”城市的樊笼,重返乡镇的一方绿水;然而在基层公务员队伍,却有许多年轻公务员 心中充满尽快离开基层的渴望。任务重、工资低、人员流动慢是基层公务员的“乡愁”,“逃离基层”已成公开的秘密。

  通过公务员考试,“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竞争进入乡镇政府,本该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但年轻公务员如潮水般涌来,又快速退去。一些干部也不愿“真 心”下基层,下了基层不能安心工作,只把基层当“梯台”,一步一步“往上爬”,乡镇政府就出现了类似“军旅现象”:“铁打的基层流水的干部”。环境苦、任 务重、工作难、报酬低,这是对基层工作最简短也是最真实的概括,常言道“再怎么努力都没有未来”的道路又有几个人能坚持走下去呢?

  当前,随着国家公务员招考力度的增大,尤其对农村基层建设加码,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走入基层。刚从象牙塔走出的年轻公务员,都是秉一颗公心、怀揣理 想、埋头苦干,但往往“理想高于现实”,面对基层的林林种种,或因乡镇工作和生活条件差,自己难以适应;或因基层工资福利待遇低,与自己的心理预期存在较 大落差;或因基层部门机会少,成长进步空间小;这些都构成了年轻干部想尽快“逃离”基层的“乡愁”。

  基层年轻干部想“逃离”基层,势必会导致其工作积极性下降,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基层部门正常工作的开展。基层干部的流失,既不利于基层发展,同时也不 利于年轻干部自身的历练和成长。一方面是年轻干部想方设法离开基层,另一方面是基层发展迫切需要大批敢想敢干、富有知识和活力的年轻干部。基层要想留住年 轻干部,单纯寄希望于加强管理或教育等单方面的措施,收效甚微,必须从主观和客观两手抓,才能留得住人。

  一方面,年轻干部自身要端正心态,深入了解基层,把基层历练当成组织对自己的精心培养,把基层经历当成自己成长进步的必由之路,要有“咬定青山不放 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毅力,带着责任、满怀激情扎根基层这方“破岩”,在基层耐得住寂寞、顶得住压力、守得住清贫;要有善于学习、涵养才华的谦虚精神, 主动向领导同事学习基层工作的智慧和方法,活学活用基层一线那些管用的“土法子”;要有“来则安,安则专,专则出成绩”的心态,不论身处任何部门,任何职 务,都要热爱自己的岗位和工作,因为这是每一个年轻干部发展的起点。

  另一方面,只有真正把基层变成创业干事、展示才华的“舞台”,才能让年轻公务员真心扎根基层。一是要提高基层政治待遇,在入党提干、人才交流、优秀评 选等方面,更多向基层倾斜,给基层干部一个“够得着的晋升通道”;二是要调整福利待遇,进一步完善基层的工资分配和补贴发放办法,尽量避免基层干部“付出 多却收效甚微”的不合理现象;三是要加强对基层年轻公务员的心理引导,对那些暂时陷入心理波动、彷徨迷茫期,亦或者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年轻人,加强劝慰 关爱与思想教育,让其能够及时走出思想局限和消除其负面情绪。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既然选择了基层,便只顾风雨兼程,年轻公务员要把精力放在基层工作上,把心思放在为人民服务上,不怨天,不尤人,积跬步,志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