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试题中心  >> 吉林   
吉林

2023年吉林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乙卷)

http://www.chinagwy.org       2024-01-10 13:59      来源:永岸公考
【字体: 】              
  2023年吉林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乙卷)在此发布。本套2023年吉林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乙卷)来自考生回忆,由永岸公考整理。



  2023年吉林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乙卷)

  一、给定材料

  材料一

  A县郭家镇秀玉村以北,有几排整齐排列的红瓦房,靠近可闻到一阵阵粮食发酵的气味。“这里以前是3排坍塌的校舍,我们改建成了烧酒坊,周围种了100亩水稻、300亩高粱作为酿酒原料,以后这里还可以发展旅游研学产业。”项目技术负责人王青介绍。

  促使坍塌校舍变成烧酒坊的是A县两年前启动的“乡村公共资源共享行动”。该行动围绕乡村公共资源的综合有效利用,推动涉农镇街整合闲置资源,盘活公共资源,推动强村富民,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公共资源即村集体的山、水、林、地、路等资源,这些资源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让群众共享乡村公共资源利用成果。A县机关党工委工作人员徐剑表示,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本该属于集体所有、村民共享的公共资源,因决策不科学、监管不到位、签约不规范等而被少数人私占乱占、低效利用或闲置浪费。

  A县启动“乡村公共资源共享行动”以后,利用电视、报纸、公众号等媒体集中宣传,村里也到处挂上了宣传标语,“明白纸”发到了家家户户。持续有力的宣传让基层党组织不再避事,也让村民们转变了思想观念,主动补缴各类土地、林地承包租赁费。

  在炉石镇的一间办公室里,摆放着厚厚一摞《责任状》。“问题整治、债权清缴比例应达到80%以上,与村庄综合绩效挂钩……”该镇59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全部签下了“乡村公共资源共享行动”责任状。旁边的档案盒里,存放着更厚的几摞《承诺书》,“本人带头参与‘乡村公共资源共享行动’,主动组织家庭户成员规范各类承包合同,缴纳拖欠的承包费……”该镇1884名党员全都签字、按手印。

  镇党委组织委员陈晓东介绍,镇里对“乡村公共资源共享行动”建立了日通报、周调度机制。每个网格村都有机关干部包村指导,每名党员都要带头清缴,同时包保联系5至10户,挨家挨户做工作。

  党员李芳在孩子结婚买房、自己常年治病花钱的情况下,找亲戚朋友借钱,带头补缴3万元欠款;党员赵丽不仅自己第一时间缴齐欠款,还帮12户想缴欠款却临时缺钱的村民垫付6万元……“党员干部的行为,群众看在眼里,纷纷跟着补缴欠费。”陈晓东说。

  杨家店村一名承包户拖欠村集体承包费50多万元,多次催收无果后,镇司法所统筹法律服务团队介入,最终达成分期付款协议,该承包户先行支付了30多万元。油坊村党支部通过法律顾问协助,对多次拒不缴纳的农户依法下达催缴函,实现欠款清零。目前全县“乡村公共资源共享行动”成效显著:已收取各类承包合同复印件900份,整改问题合同92份,摸底债权3701.8万元,收回债权2200余万元。

  秀玉村烧酒坊就是在“乡村公共资源共享行动”中建成的。秀玉村引进天马烧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村头废弃的几排校舍重新翻修,落地了特色烧酒项目,不仅为秀玉村盘活了闲置资源,带来了租金收入,还为当地村民创造了就业机会。“出家门骑电动车5分钟到工厂,每天工作8小时,每月工资5000多元,每月还能休息四五天。”烧酒坊工人小胡说。

  和平乡幸福村所处的老爷岭山地面积广、荒草多、粮食种植产量低,一直无人问津,防火压力还大。村里深挖荒山潜力,盘活老爷岭400余亩集体土地,利用当地生态资源优势,推出“老爷岭茶”“老爷岭鸡”“老爷岭矿泉水”等特色产品,稳步提高村集体收入。截至目前,提供就业岗位50个,带动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荒山开出了“幸福花”。

  冬日里,A县乡村建设“共享厂房”的阵阵热浪迎面扑来,在距离银锁镇街区不远处的一幢标准化厂房前,镇党委李书记介绍,这个地方本是一个养殖场,环境整治拆除后建成了这幢41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总投入210万元,资金来自全镇12个村账面上闲置的钱,厂房建好后按每平方米60元出租给商家,每年租金按出资多少分配给12个村。仅去年,银锁镇就先后启动了4.3万平方米的“共享厂房”建设。

  在马鞍镇的飞驰纺织公司车间里,年逾六旬的老徐夫妻俩正忙着纺线称重、打包,“每包可以赚手工费1.5元,一天可以挣一二百元。”老徐说。“让村民在家门口有业可就、有钱可挣,是建设‘共享厂房’的初衷之一。”马鞍镇张镇长说,这个地方原是零散村落,迁出五六十户人家后,整合出60多亩可建设用地,引来外地客商投资1200万元,建成了17000平方米的厂房,现已有三家企业租驻。搬迁村民以宅基地使用权入股,流转土地租金和入股分红每年每亩可收入1500元左右。

  A县县委党校宋教授认为,盘活农村公共资源推动了村集体经济更加“强起来”、农民更加“富起来”,实现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质增效,可以说“闯”出的效果是显著的。

  材料二

  观光车沿T市露天矿生态公园的佳人湖行驶,和风徐徐,水鸟低飞,市民撑伞漫步,远处的雾气在湖面氤氲,又多了些许缥缈。

  “以前这里可是满目疮痍,烟尘高百丈,污水遍地流。”公园管理处负责人清晰地记得当初的场景。曾是采矿遗留的“城市伤疤”,经过数年治理才成就现在的模样,如今市民都称它是“城市边的天池”,湖水特别漂亮。

  T市有着“百年煤城”的别称,拥有130多年煤炭开采史,大规模的开采在矿区形成了一个长约6公里,宽约1公里的巨大矿坑。随着多年雨水积聚,又形成矿坑湖。由于当时开采、处理技术落后,加之没有进水及泄水设施,湖水酸化,影响周边居民健康。随着湖水水位上涨,又对周边地区形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以前谁都不愿意来这里,到处臭气熏天,并且刑事案件多发,我们生活环境太差了。”附近的村民说。一位当年的市领导回忆:“不管吧,现场坑塘密布、环境恶劣,不仅难看,而且危险;管吧,又需要巨大投入,而且很难见到效益。”

  痛定思痛,T市决定,先期投入20亿元,改矿坑为公园。彼时矿区仍有价值千亿的丰富矿产资源,对于T市的经济发展无疑十分重要。经过数十次现场调研和论证后,T市决定,在露天矿矿区范围内,一律不得进行挖掘、采矿、建设等活动,矿坑及其附近区域统筹考虑打造成矿山公园。

  不同于传统采取单一手段和措施逐项修复的方式,露天矿修复需遵循系统性生态修复思路进行。在对矿坑原有积水处理的基础上,把西林河水引到矿坑,“死水”变“活水”,并将矿坑湖命名为“佳人湖”。同时,排查治理周围污水排放情况,确保生活、工业污水不流入湖区。“目前,对矿坑湖的监测显示水质均达标,矿坑湖水质的改善也解决了周边约8800亩农田的灌溉问题。”T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矿区原始地貌板结,下雨不渗水,天旱时像铁板,这样的土壤种不了树。当地想方设法,用西林河和几个公园清出的淤泥为矿区换土。同时,选择适宜生长的树种,每年坚持按区域、季节栽种。至今,露天矿区已完成9000多亩、50余万株的复绿工程,有效地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

  “请往这边走,这边展示的是露天矿的发展历史……”在露天矿的修复中,当地通过改造废弃厂房,建起了该省首家煤炭遗址博物馆,主要展示一百多年来T市露天矿建设发展的历程,承载着当地矿业历史文化和煤城精神。

  “环湖路很平坦,周围空气又清新,周末休息就喜欢到公园走走,特别舒服。”细雨中,市民小吴和女友撑着伞沿湖散步。如今,40公里的环湖公路已全线贯通,并延展到周边农村。

  随着矿区、周边乡村道路通畅,环境改善,假期休闲、旅游的市民越来越多。今年春节期间,露天矿生态公园累计接待游客80余万人次,排在当地热门景区首位。依托客流,附近的天河村也正发展观光农业、民宿旅游、农家乐等,村民多了条致富路。

  公园也让当地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去年底,首届T市生态马拉松在露天矿生态公园开跑,从公园木屋区出发,穿过佳人湖绿道、长堤、人工沙滩等,3000多名参赛者畅快环跑。

  目前,T市露天矿的生态修复还在继续,将聚焦矿山遗址、乡村振兴、户外运动,加快露天矿生态公园提质改造。依托佳人湖良好的生态资源,T市政府规划建设了一个占地达20平方公里的佳人湖科教创新区,四所高校已经确定入驻,三年内将有4万名大学生来到佳人湖。未来,随着各类高端科研机构、文创项目的引进,佳人湖边将诞生一座人口规模达20万人的繁荣小城。

  材料三

  近日,为发展壮大传统技艺,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S市乡村振兴局组织调研组,对本市传统技艺发展情况展开调研。

  尽管是周末,B县木雕文创园里仍在开足马力生产。园区的李副主任介绍,做木雕,工人收入比较可观,每天工资不低于500元,还包吃住,如今B县“雕客”群体已有11万人,散布在全国各地。

  “这些年市场变化了,以前的小型工艺品市场萎缩,现在转向工程类,比如城市景观、寺庙建筑、乡村浮雕墙等等。传统的‘雕客’,其技艺都是代代相传,技术手法和审美风格都偏于传统,遇到现代雕刻,往往会面临一些尴尬,要么是理解不了艺术家的设计不敢接招,要么做出来的产品与原设计有偏离。更关键的是,没有专业知识,他们自己也没法搞设计,一个项目里面设计的利润能占到30%-40%呢。”李副主任说。

  近年来,B县通过开展职业教育,每年都能培养出大批毕业生,28岁的黎光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16岁起就跟父亲学习雕刻技艺的他看到了父辈的局限:“很多时候搞不懂那个设计图,又不想丢单子,只能找会做的来搭伙干。”为了突破这些局限,黎光格外重视学习,毕业后他还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到其他省市学习、取经。在山东,他看到了数字雕刻技术的先进;在河北,他发现了雕刻产品的多样化;在美术学院,他进行了现代雕刻知识的学习。

  2020年,黎光引入数字雕刻设备,将生产效率提高40%以上,成本降低30%左右,订单越接越多。“今年夏天在美院学习了3个月,我现在已经能自己做设计了。”黎光说,目前他看好庭院美化市场,准备先开发一套产品,现已完成了3个产品的设计图。

  C县织锦的代表性传承人郭红则走出了一条不同的路。2019年,在C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郭红组建了C县织锦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县妇联组织绣娘培训,在带动农村妇女就业的同时,也为C县织锦的传承培养了队伍,目前公司签约绣娘已有300余人。改进和宣传C县织锦,推广“太阳花”品牌,是郭红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在产业基础有了,但同类型的产品特别多,因此,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讲好我们的织锦故事,进行品牌化营销。”郭红说。

  郭红极其重视产品创新,培养了5名设计师,在保留原技艺、文化不变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分析,及时掌握流行趋势和人们的审美偏好,并运用数字技术改进工艺,C县织锦产品颜色、图案更精美,风格也越来越多元化。目前,公司销售产品中原创占比高达95%。“当然,不管怎么变,传统工艺才是这个产业的魂,现代工艺只是辅助手段,只有合理区分、有机结合,才能在保留传统工艺独特韵味的同时,借助现代工艺让老技艺焕发新生。”郭红说。

  时值正午,调研组来到D县藤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顺工作的合作社,大到桌椅、小到瓶篓,各色藤编产品琳琅满目,它们大都出自这位农民之手。

  “D县藤编有100多种编织技法,编这样一个小筐就要36道工序。”陈顺有一双大手,新伤压旧痕,手指已磨出老茧。一捏起藤条,他的手指就仿佛轻盈起舞,不一会儿,散落的根根藤条便被编成各式花纹。“7岁起就跟父亲学习藤编,以前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会些藤编手艺,但如今坚持做的人不多了。”陈顺说,“藤编是我们的乡村记忆,把它传承好,对乡村振兴也很有好处。”

  为藤编寻个好市场,是陈顺几十年来的梦想,儿子陈凯帮他实现了。2017年,陈凯开起网店帮助父亲卖藤编,把深山里的农家手工艺品推向全国,甚至海外。现在陈凯已组建了一支“95后”电商团队负责线上销售。“非遗产品上了网,根本不愁卖!去年‘双11’,仅一天线上销售额就突破了20万元。”陈凯说。

  清晨6点,家住E县百家镇的王海准时走出家门,将一张张薄如纸、色如金、韧如绸的干豆腐撇到开往县城的货车上。一个小时后,这些印有“百家镇”字样的干豆腐就被送进了县里的超市。再过上几个小时,这些干豆腐就将变成一道道菜肴,出现在千家万户的餐桌上……这便是在当地颇有名气的“百家干豆腐”。

  2018年,王海成立了百家镇手工干豆腐厂,平均每天生产干豆腐1500多斤,一年的营业额达到400多万元,带动周边村民也加入豆腐生产加工行业,每年帮助乡亲增收100余万元。

  这几年来,王海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制作干豆腐的手艺更精湛,如何在工具上进行改良,使干豆腐的口感更加细腻,满足更多人的口味,打开更大的销路。

  “嗤嗤……嗤嗤……”在F县牛湾村,箍桶40余年的周师傅正在给一个木桶进行打磨。在店里的一角,堆放着他最近做的面桶、盒子盘、斗、锅盖等箍桶制品。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进步,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以前家家必备的笨重木桶逐渐被人们用塑料桶或不锈钢桶取代,从事箍桶匠这个职业的人也逐渐减少。谈及箍桶技艺的传承,周师傅遗憾他的儿子并没有继承他的手艺,“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这个,也定不下心。”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一双巧手,在手机镜头下,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孟祥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90后”青年梦梦开始了网络直播。从冰墩墩、雪容融等年轻人喜爱的形象,到吉祥窗花、凤戏牡丹等传统的民俗题材,网友们如同“点菜”一般在评论区里提出创意。梦梦则通过剪纸将大家的想法一一呈现。

  之前,梦梦在线下开剪纸店,到乡村、社区、企业举办剪纸沙龙或培训,但覆盖范围有限。在朋友的建议下,她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开通了直播账号,刚开始直播时,梦梦还有些腼腆,但慢慢地,她学会了和网友互动,状态越来越自然。她会特意选取小纸片,方便网友看清作品全貌,还会边剪边讲解,比如龙要从鼻子开始剪,然后才是眼睛和头……她还时不时停下,方便大家截图学习。“我相信,在现代数字技术加持下,对传统技艺进行记录和还原,这门技艺就永远不会失传。”梦梦说。

  “谁说年轻人不爱非遗了?其实,我们的热情高着呢!”梦梦感慨。如今,她的粉丝已有28万,很多年轻网友在她的影响下学习剪纸,在朋友圈里晒作品,还发私信请她指导。

  材料四

  峻岭村山高路险、坡陡林密,通村的泥碎路经常因暴雨、山体滑坡而阻断,大家急切盼望这条道路能早日加固、硬化。

  村民的诉求很快被转到了县交通运输局进行办理。“那里山势陡峭,材料运不上去,施工难度太大了。”局党委会上,大家都说这是块“硬骨头”,不好“啃”。“这项工作就交给我来带头落实吧。”关键时刻,党委委员马骁站了出来,主动接下了这件“苦差事”。事实也证明,这确实是一条艰辛之路。

  第二天,他就带着负责现场勘查的技术员一起到了峻岭村。那是一段陡峭的山路,一面是石壁,一面是深不见底的沟壑。为了让村民早日走上安心路,马骁吃住在工地,翻山越岭了解情况,督促工程进度,发动当地群众给施工队送水送饭,为项目推进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

  峻岭村道路竣工了,村民们高兴地说:“道路畅通了,大家的‘心路’也敞亮了。”

  28岁的童猛是凳子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长,凳子村属于传统的“边村”“小村”,绝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传统农耕及少量的家禽养殖。土鸡、土鸭这些在城里很受欢迎的农产品,村民们却找不到销路。

  摸清村情后,童猛与村两委反复研究,最终确定了凳子村养殖麻黑鸡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目前,凳子村已实现村域养殖麻黑鸡1.2万余只,日产蛋2000余枚,发展养殖大户6户,带动农户80余户,年经济产值80万元。通过直播带货,童猛把凳子村的麻黑鸡、鸡蛋卖到了全国20多个省市。他还为村里成功引进一家电商企业,创建了“凳子村土特产馆”线上商城,半年来销售金额已达百万。

  村民的钱袋子鼓了,幸福感和获得感日益增强。村支书陈刚说:“童猛为我们村的发展带来了新理念,注入了新动力,找到了新路子。”

  坐落在半山腰的虎牙村,是Y县海拔最高的行政村。2018年,赵波以驻村“第一书记”的身份来到这里,一干就是5年。

  驻村不久,就遇到旱灾,村里的水塘快干了,不少村民家连饮用水都没了。赵波联系相关部门募集到300桶爱心水,大家把水拉到村部,用广播通知村民们前来领水,奇怪的是,并没有村民响应。

  “我家离你们村部那么远,用完水还桶又得折腾一趟,不如你们帮我送到家里吧!”有村民抱怨道。“村民的话让我很受挫,没想到居然有人懒成这样。”赵波回忆道。后来,村干部就说,装水的水桶不用送回,爱心水才被一抢而空。赵波看到这场景,心里更不是滋味。还有一次,镇里给每家补助400元修建厕所,有村民不配合:“才400?给我1000块钱还差不多!”

  赵波意识到,虎牙村面临的不只是恶劣的生存环境,还有散了的人心。

  但是,赵波没有气馁。他一家家走,一户户看,走访了全村的每一个人,大华家的院子硬化,他挽起袖子,弯下腰就动手干了起来;老晏家房子下地基,他二话不说挑起灰浆桶就忙活起来;周大爷家的老树压了屋顶,他爬上去就帮着砍了起来……

  赵波所做的一切,村民看在眼里。慢慢地,村里喝酒打牌的人少了,咨询政策、琢磨干事的人多了,村民家里遇到什么困难也愿意跟他讲了,村民对赵波的称呼也从“赵书记”变成“赵兄弟”了。

  二、作答要求

  问题一

  根据“给定资料1”,概括A县实施“乡村公共资源共享行动”的主要做法。(15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问题二

  省里拟建立“污染防治攻坚战”典型案例库,T市露天矿改造案例成功入选。假如你是T市生态环境局相关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2”,将T市露天矿改造的经验做法整理成案例材料入库,供大家学习参考。(20分)

  要求:

  (1)主题明确,内容全面;

  (2)逻辑清晰,语言流畅;

  (3)不超过400字。

  问题三

  假如你是S市乡村振兴局调研组成员,请根据“给定资料3”,就S市如何支持传统技艺发展,写一份工作建议。(25分)

  要求:

  (1)内容全面,条理清晰;

  (2)所提建议有针对性、可行性;

  (3)不超过400字。

  问题四

  结合“给定资料4”,以“心路·辛路·新路”为题,联系实际,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

  (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字数800-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