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试题中心  >> 北京   
北京

2022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

http://www.chinagwy.org       2023-12-29 16:42      来源:永岸公考
【字体: 】              
  2022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在此发布。本套2022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来自考生回忆,由永岸公考整理。


  2022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

  材料一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我国始终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推进城市安全发展、强化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履行“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到组建应急管理部、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一项项强有力的改革举措,彰显了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决心。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优化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将增强乡镇(街道)应急管理能力作为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措施,明确提出要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构建多方参与的社会动员响应体系,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制定了任务书和路线图。

  材料二

  自2009年开始,我国将每年的5月12日确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目的是要唤起全民防灾减灾意识,不断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同时要求,各地要针对潜在灾害风险和区域灾害特点,开展应急演练活动。2021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

  近年来,我国地震灾害风险调查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四川、江苏、河南等省的城市活断层探测全面铺开,吉林延吉、海南海口等几十个城市活断层探测进展顺利,福建省开展了陆地与海洋地震风险基础探测,全国完成了一百多项区域性地震安全评价,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启动。

  不仅是地震,面对“点多面广”的灾害现状,应急管理部门启动了全国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工作和综合风险监测预警信息化建设。各地结合实际,推进灾害风险治理。北京市开展大量调研,发布了全国首个应急管理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进一步摸清灾害底数,指导灾害防治工作。贵州省多部门合作开展了低温雨雪凝冻灾害形成机理研究,通过“人防、技防、物防”,提前部署防范措施,以应急“加法”应对气温“减法”。在福建省福州市,市民只需用微信“扫一扫”,即可查询全市3020个避灾点信息,陕西省安康市实施异地搬迁工程,将高山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群众搬迁到安全宜居的浅丘或川道地带,彻底打破了“受灾—重建—再受灾”的怪圈。

  有专家认为,我们可以把城市比作一个有机生命体,如果城市出现安全问题就好比是生了病。我国传统中医理论强调“治未病”思想,同样,城市的应急管理也应当将重心前移,注重灾害的预防。“防范胜于救灾”,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让原本可能发生的灾害不再发生,将可能发生的大灾害调控为小灾害,或在灾害发生后防止灾害再次发生。

  “治未病”思想是我国中医的特色和优势,甚至被认为是中医诊疗的最高境界。《黄帝内经》最早明确了“治未病”思想,如“谨和五味”“饮食有节”“形劳而不倦”等反映了通过合理饮食、合理作息调养身体预防疾病的思想。《黄帝内经·灵枢》中的“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黄帝内经·素问》中的“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更是明确了防患于未然的“治未病”思想。

  “治未病”思想也反映在社会各个方面,如《周易》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尚书》曰:“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孙子兵法》曰:“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这些古语所反映的,与中医“治未病”思想如出一辙。

  材料三

  福建省永安市某村村民小江家门口的一副对联引人注目。上联为“洪水无情人有情”,下联为“乔迁新居谢党恩”。2019年5月16日,小江的家被洪水冲毁。灾害发生后,市、镇政府迅速帮助受灾群众,小江得以住进新居。近年来,有关部门积极推进因灾倒损房屋恢复重建工作,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缓解了受灾群众的“燃眉之急”,确保受灾群众“住有所居”。

  我国海岸线狭长,沿海地区台风灾害时有发生。灾害来袭,“粮草先行”。如何储好救灾物资并在关键时刻调得出、送得快?浙江省在台风过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救灾复盘,利用大数据等技术,研发了应急物资综合管理平台,提高物资调拨效率。黑龙江省通过建立区域保障储备库、与物流公司签订协议的方式,靠前部署、就近保障,物资运达灾区所需时间从原来的8小时缩短至3小时。

  山东寿光是著名的“蔬菜之乡”。2018年8月,受台风“温比亚”影响,寿光10万多个蔬菜大棚遭到不同程度损毁,52万人口受灾。灾害发生后,当地迅速开展救灾工作,妥善解决受灾群众吃住等基本生活困难,并在春节前组织开展冬春生活救助。村民老周回忆说,他的老房子被洪水泡坏了,政府帮他在入冬前把新房建好,烧起了煤炉,送去了棉衣棉被,让他度过了一个温暖的春节。

  材料四

  2021年4月20日是四川芦山地震八周年纪念日。2019年,芦山县被确定为四川省唯一一个首批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试点单位。几年前满目疮痍的小县城,今天利用“村村响”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实现了秒级地震预警信息服务;组建了上百支乡镇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和规范化的志愿者队伍;所有农房建设做到了避开地震断裂带、避开地质灾害点、避开泄洪通道,为防震减灾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全国应急管理系统按照“控制数量、提升质量、动态管理、激励支持”的原则,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2019年创建首批13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试点,开辟了提升基层综合减灾能力的新阵地。2020年,全国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999个,示范效果进一步提升。

  材料五

  今年上半年,江西萍乡连连降雨,洪涝灾害风险明显上升。作为该地某村的一名灾害信息员,小军的职责之一就是查看灾情、及时预警。去年7月,该村遭遇暴雨引发洪灾,正是他发现国道垮塌并及时设置路障,日夜值守,消除了重大安全隐患,避免了人员伤亡和损失。

  如今全国70余万名“小军”奔波在城乡社区、风雨一线,履行着灾害信息员的职责。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是近年来全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一个缩影。2020年,北京市出台《关于加强全市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建立覆盖全市所有城乡社区,能够熟练掌握灾情统计报送和开展灾情核查评估的“市-区-乡-村”四级灾害信息员队伍。每个村(社区)至少有1名灾害信息员,由村“两委”成员或社区工作人员担任。在各级灾害信息员的共同努力下,近几年全国累计接收灾情信息大幅增加,灾情报送质量有了新的提升,为应急管理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0年5月6日下午,湖北省英山县某村发生小型岩质滑坡,由于灾害信息员及时告知村委及周边村民并组织村民撤离避让,所以没有发生人员伤亡事故,近年来,类似案例并不鲜见。2019年,四川省发布了15个地质灾害成功避险案例,这些“幸运”其实正是群策群防群治的生动体现。

  材料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顺应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首次将韧性城市的概念纳入国家战略规划之中,明确提出建设韧性城市。

  在工程力学领域,韧性指回到最初状态,按照国际组织倡导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理事会的定义,韧性城市指城市能够凭借自身能力抵制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在当前学术和社会语境下,灾害可以涵盖自然灾害,社会重大影响事件(如战争)和健康(如疫情)等维度。

  “韧性指标”是衡量韧性城市建设水平的一大参考,包括城市空间布局是否合理,组织动员是否顺畅,治理方式是否有效,更侧重在事先预防方面,即强化风险意识,让城市拥有充分准备去抵御“非常态状况”的冲击。越是在全球占据突出地位、具备不可替代的角色功能的城市,其建设韧性城市的紧迫性就越强。北京、上海、南京、成都等地均以政府工作报告、城市总体规划等形式,强调了建设韧性城市的重要性。2021年11月,北京市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5年将建成50个韧性社区、韧性街区或韧性项目。到2035年,韧性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抗御重大灾害能力、适应能力和快速恢复能力显著提升。

  “当前城市建设的短板主要体现在健康、安全和基层民生保障方面,这也是左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某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教授说,“唯有细化、优化城市规划,方能在外部环境突然变化时,让城市仍具备强有力的抵御冲击、适应变化及自我修复能力。城市建设仅强调‘抗灾’已难以很好地应对风险,以‘耐灾’为核心的韧性城市治理思路,才能适应全面提升城市的弹性和安全性、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尽管各个城市的规模、发展阶段乃至灾害隐患都有所不同,但建设韧性城市一定是宏观层面的必然选项。”

  王教授认为,从“十四五”开始,关于城市基础设施、交通通信、食品物资等要素的建设规划,不仅会考虑到城市日常生活的需求供给关系,更要考虑在重大突发事件下各种资源的承载力,以提升城市韧性。此外,打造韧性城市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除了周密布局“硬资源”,也要全力构建“软支撑”,从不同维度筑就城市的韧性之躯。

  材料七

  人类需要通过按时体检,来判断身体的健康状态。对城市发展的健康状况判断也应如此:城市发展如何?规划有没有实现预期目标?2021年6月18日,《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开始实施,所有城市将迎来每年的定期“体检”。

  有专家表示,我国定期开展城市体检评估,是为了及时发现城市空间品质的短板和风险,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针对性地调整政府政策等,进而提升城市治理水平,让我们的城市更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

  《规程》明确,按照“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方式,对城市发展阶段特征及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施效果定期进行分析和评价。最终所形成的全国重点城市体检评估报告也将适时向社会公开发布,保障市民对城市规划实施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据了解,北京自2017年就已开展年度城市体检工作。北京城市体检评估采用自评估与第三方评估结合的模式。自评估工作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与市统计局共同牵头开展,各部门、各区政府根据要求开展自评。促进“主动自检”,着力推动树立“体检是向上反馈问题和诉求通道”的理念,提升各自评主体的积极性。开展自评估的同时,遴选和委托多家第三方技术团队开展专题评估工作。强化公众参与,通过全市居民满意度调查,设计“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社会满意度年度调查”,获取北京市民对总规实施和城市工作的年度评价,并通过数据库长期建设,跟踪记录市民满意度变化。

  材料八

  “我们是2003年奔赴北京小汤山抗击非典的南方医院医疗队队员,17年后的今天,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我们更是责无旁贷!在此,我们积极请战: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20多个签名和红手印,印满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医护人员写的“请战书”,2020年初,这份震撼人心的“请战书”在网上热传。这只是2020年初各地支援湖北省武汉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个缩影。当时,湖北的疫情一直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全国各地各有关部门纷纷伸出援手,支援武汉抗击疫情。

  从除夕夜星夜驰援,到元宵节紧急集结,全国各地共派出3.2万余名医务人员奔赴荆楚大地;数十家单位紧密配合、全国各地建设力量迅速汇聚,短时间建好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军队保证医疗物资和人员有效投送,抽调大量医护人员奔赴抗疫前线……

  “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相信中国采取的措施将有效控制并最终战胜疫情。”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由衷赞叹。

  材料九

  社区作为最基层的组织,在应急工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承担着事故发生第一时间组织协调社区居民自救和互救,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效减轻灾难破坏影响的功能。社区应急管理是介于个人、家庭事故应急管理和政府事故应急管理之间的救援活动,是联结政府与家庭个人的纽带,在整个灾难应对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区的安全工作是提高城市韧性的关键。”某专家表示。

  在日常生活中,社区面临各类风险。X研究中心“城市与社区治理研究团队”连续三年在全国开展调研,所回收的7266份调查问卷表明,社区面临着各类事故发生却不被重视的风险。在社区生活中,遭遇过电梯事故的居民比例达到46.5%,住处遭遇偷盗的比例达18.4%,遭遇交通事故的占17.6%,遭遇自然灾害的占14.5%,在小区内经历威胁或打架的占11.8%。

  在一些地区,还存在“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的现象。例如一些城市因发生危化品仓库爆炸、天然气管道爆炸、地铁施工导致路面塌陷等,导致周围小区住宅受到不同程度损害;还有一些城市小区地下水管爆裂,住宅楼地基长期被积水浸泡,导致楼房坍塌、人员伤亡等等。

  针对上述调查,J市应急管理局组织了一场研讨会,就“社区的应急管理问题”展开讨论。以下是部分会议记录。X研究中心调研人员: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有42.11%的社区没有应急管理预案。有的社区尽管制定了应急预案,但只是照抄上级。紧急情况来临时依旧是等待上级政策和指示,不敢、不想也不能马上进入状态。而且J市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住宅小区进入高风险的“保养期”,公共设施老化、房屋内外墙面容易脱落,面临更多的风险,还是要引起重视。

  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根据以往经验,社区应急演练对风险防控效果明显。参加过社区应急演练的居民中反映对风险防控有效的达到75.2%。不过,参加过关于疾病、灾害等防治演练的居民比例仅有17.4%。

  某社区干部:我们现在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社区应急工作要求又很高,感觉我们自己也很缺乏应急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现在的居民法律意识都很强,还经常质疑我们的一些举措是否合法呢!我们平时得到的法律支持也不多,工作起来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某街道办事处负责人:现在我们社区的风险应对工作主要依赖社区干部,社区居民参与意愿不足,“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比较突出。我们社区其实经常开展一些风险防控的宣传活动,但是参与的居民并不多,有一部分居民对此漠不关心。

  某物业公司负责人:我看我们社区好像没什么应急储备物资。可能上级部门会有一些吧,但往往注重粮食、帐篷、棉被等,医疗物资储备比较少。例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有的地区短时间缺乏消毒液,一些社区口罩、酒精、防护服、护目镜等配给不到位,使得基层社区干部直接暴露于风险之中。这些风险应急压力直接传给了我们物业公司,导致物业管理成本急剧上升。我们物业公司并未被纳入应急资源调配渠道,没有稳定有效的防疫物资调配很难保障一线人员的人身安全和防疫工作效果。

  材料十

  北京市B街道地处首都功能核心区,安全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始终是街道工作的重中之重。自2017年底正式启动安全社区创建工作以来,B街道坚持“资源整合、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开展社区安全诊断,科学确定安全社区建设项目,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了事故伤害,安全环境进一步优化。

  为了让居民在灾难面前保持积极、坚强的心态,不因恐慌而自乱阵脚,B街道运用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加强安全教育,提升防灾意识,宣传、推广应急知识,普及突发情况下的生存技能,并适时举行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疾病传播等方面的救灾演练。据B街道办李主任介绍,2017年以来,街道组织各类相关培训50余场,培训2万余人次,居民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2020年全年街道辖区共发生火情7起,与2019年同期相比,事故总数减少3起,同比下降30%。自2018年起,未发生责任安全事故和亡人安全事故。

  B街道还根据辖区安全力量情况,以专业队伍为基础,组建了三支队伍:一是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包括街道消防中队、小型消防站、微型消防站、重点企业消防队伍、安全检查队。二是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地区企事业单位、社区、公益团体等社会力量的作用,组建具有专业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志愿者队伍。三是辖区各企事业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本单位职工成立兼职或专职应急队伍,承担突发事件信息报告、预警信息传递,协助地区开展先期处置、专业处置、善后等工作。各队伍按照专业特点、分布区域,分别承担消防安全、家庭安全、应急事件、交通安全等任务,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此外,B街道还根据辖区“各类企业多、流动人口多、文物古建多、狭窄胡同多、建筑施工多”等特点,结合各部门日常工作经验,采取走访调研、群众座谈、企业献策等办法,分析隐患类别与突出问题,收集居民意见建议,突出消防安全、居家安全、环境治理、文物古建保护等重点安全问题,提出干预目标和计划。经过两次研究和调整,并征集群众意见,街道最终确定8个领域24个安全促进项目,解决了一批重难点安全问题。

  问题一

  请根据给定材料,概括近年来我国应急管理工作方面的主要做法。(20分)

  要求:准确全面,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300字。

  问题二

  材料6中的画线部分提到,打造韧性城市既需要“硬资源”,也需要“软支撑”,请指出这两者分别包含哪些内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15分)

  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晰,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250字。

  问题三

  假如你是J市应急管理局的相关工作人员,请针对材料9中研讨会反映的社区在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25分)

  要求:建议合理可行,针对性强,条理清晰,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400字。

  问题四

  “治未病”思想,不仅对城市应急管理,而且对城市的日常管理有深刻启示。请你参考给定材料,联系实际,以“从‘治未病’想到的___”为题,题中画线部分自拟,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观点鲜明、正确,分析深入、合理,语言流畅,字数要求800-1000字。


免费学习资源(关注获取可获取最新开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