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考试:申论写作全面掌握时政热点
申论写作是公务员考试中的重头戏,考生在备考的时候经常会有以下感觉:对材料不够熟悉,脑子里没有权威的、准确的观点,语言不够精炼,分析不够到位,下笔如同在堆砌语句……那么,如何摆脱这种让人纠结的困境呢?关键在于对时政热点的熟悉与灵活运用程度。在此,教您三步,帮您轻松搞定时政热点,助您在申论写作中妙笔生花。
一、整理事例
热点储备的第一步是要有大量的事例积累,只有了解了事件的来龙去脉,才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一个事件有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社会事件在新闻报道中一般都很长,具体的细节我们不需要了解太多,主要是能把握其核心内容,以便在文章中运用。
二、收集观点
对某个热点事件,社会各界都会发表意见、看法、解决措施等等,对热点事件的观点看法进行收集整理也是我们在备考中需要做的工作。收集各方面的观点不仅有利于考生开阔思路,还能提高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在议论文写作中,一些符合政策方向的、与材料没有根本性冲突的观点更是可以直接应用于文章之中。
三、形成体系
要将一个热点形成体系就需要深入和拓展,向深度和广度进发。深入,就是将一个热点进一步往下挖,看看还能挖出其他什么问题来;拓展,是指思考与这个热点处于同一层面的还有什么相似的问题,把这些问题合并进行分析。
例如,我们分析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同时可能发现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文化领域的问题,更是在金融危机条件下我国整体发展战略的一个深层次问题。文化产业要发展,以前的文化体制可能就会有落后于时代发展要求的东西,就会涉及事业单位改革的问题。更进一步考虑,文化要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文化遗产怎么办?是作为“产业”来开发利用?还是加以保护不开发?很多问题都是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热点,一个事例,往往可以从各个角度去分析,得出不同的答案。这个热点就具有了相当的延展性,在论述文化产业发展的文章中可以使用,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章中也可以使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正面、反面、侧面,做到充分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