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申论资料  >> 热点时评   
热点时评

每日时评:干部人事制度的创新要有一个核心标准

http://www.chinagwy.org       2010-11-15 11:26      来源:国家公务员网
【字体: 】              

  在吉林省第十四次省委常委会上,经常委票决,42名副厅级干部在公选考核中脱颖而出。在会议室的大屏幕上,以小短片的形式介绍每一位入选的干部,包括个人状况、公选的成绩、优点与不足、个人独白等。按照全程差额的原则,每个职位有2人进入最后票决阶段,2选1票决。省纪委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和群众评委进行了现场监督,还邀请了中央、省直10余家新闻媒体记者进行现场采访。


    自中央在去年年底出台《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之后,全国各地干部选拔方式创新亮点频出,纷纷推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在公开选拔的方式上,各地大胆创新,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拓宽了选人用人视野,迈出了人事制度改革的新步伐。纵观各地干部公选面试环节,可谓形式多样亮点纷呈。从考察内容看,重知识更重能力,实践能力成面试考核重点;从考评机制看,不少地方采用大评委制、实行电视直播,有力推进了公正公平。


    此次吉林省委选举无疑也是此次改革大潮中的一部分,比如政绩公示、考察测评结果都作为考评内容,比如全程都是差额选举,比如邀请媒体参加等等,都是很好的突破。由于各地的创新总会有出彩之处,因此创新的多元化有助于使干部人事制度充满活力和不断取得突破,然而,如果能够将这些经验加以总结,把闪光点都汇集起来理出一套最佳的选任制度岂不是更有效果?


    将各地经验进行总结的意义还不仅在于将各地的闪光点进行汇集,更关键的还在于对出现的纷繁多样的各项制度进行更深刻的探讨。由于这些“经验”尤其是省一级的做法对尚未启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地区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果缺乏一种反思机制,各地就总会把自己的模式宣传为进步、突破、经验,难以发现问题。就此次吉林省委公选厅级干部而言,它的做法无疑对该省各级地方政府选任处级、科级干部具有直接的导向意义,对省委的做法无论是媒体还是政府自身的宣传也都是异常推崇的。然而,经过深入思考,不难发现,这一模式还是存在很大问题的,其中最值得商榷的地方就是由省委常委决定厅级干部任免。


    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公开、公平、竞争是三大原则,表面上看,此次吉林省委在很大程度上是做到了。然而,真正的公开、公平、竞争却远非如此之简单。公开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让群众监督,更是要让群众参与;公平并不只是要所有常委都参与就能保证的,常委毕竟是少数,长远来看是难以避免各种猫腻和山头主义的,真正的公平是要让候选人面向广大人民群众,让群众来对他们的贡献来进行评定,如此才不至于贡献多、做得好的人心气不顺;竞争也不只是设置差额和几分钟独白那么简单,更需要放手在施政纲领、人才魅力、工作能力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展示的基础上进行真正的竞争。此外,由省委常委票决还会形成一个不良的施政氛围,如果自己的仕途由上级决定,那么今后施政肯定会“眼睛向上”,如此如何能保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呢?


    因此,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一定要有一个核心标准,这个标准便是扩大群众在干部任免中的作用,这应成为衡量反思任何创新的主要标准,除此任何创新都将只能是表面工程。比如雅安、巴中等地都切实发挥了党员、群众、人大代表、党代表的作用,形成了干部和群众的良好互动,取得了切实的效果。因此,我们或许应以此标准来反思,任何符合此标准的做法都要进行完善和推广,任何不符此标准或尚未达到标准的做法都要果断进行扬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