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申论资料  >> 其他   
其他

2018年半月谈第8期_半月谈2018第8期文章汇总

http://www.chinagwy.org       2019-01-02 16:28      来源:半月谈网
【字体: 】              

  点此下载半月谈2018年第8期精选文章汇总(打印版)


  《半月谈》是党政机关公务员必备的阅读学习刊物之一,也是考公务员申论备考非常好的资料。


  下面是网页阅读版:

 

  半月评论


  1  须突破利益固化藩篱


  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表示,在新时代,中国人民将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3月28日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亦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改革将进一步触及深层次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制度体系的变革,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更加突出。


  何谓“利益固化藩篱”?简而言之,就是某些既得利益者,为保障已有的利益好处,并使其具有持久性和延续性而设置的屏障壁垒。既得利益的获取往往来自于公共权力的运用,或者说是来自某些具有自然垄断性的行业和机构。利益主体为维持其所得利益的持久性和延续性,往往程度不一地反对改革、阻碍改革,千方百计拖延改革。既有的体制机制成为既得利益者的“保护伞”和“护身符”,而这些既得利益者往往是现有体制机制的设计者和构建者。也就是说,如果要打破既有的利益格局,就必须改革利益者本身,就必须从现有“蛋糕”中切分出一部分来与既得利益者之外的人共享,这无疑相当于“割自己的肉”,这个特点决定了改革的难度必然大乎想象。


  利益固化藩篱作为一种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作为一种改革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现实难题,已广泛渗透并存在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成为横亘在改革路上的险滩路障。比如,妨碍投资积极性的各种审批制度、挫伤创新创业的各种不合理规定条款、阻碍司法公正的各种法文条例等。调查研究表明:不少群众反映,中央改革力度确实很大,但他们实实在在获得的改革红利还不显著。中央层面对改革的决心大、动作大,但一些部门和地区还或多或少存在着对改革担心多、动作小、跟进不力等现象。


  与此同时,在改革进程中,流于形式、敷衍了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比如,在行政审批体制改革领域,一些部门和地区将“含金量”低的事项取消和下放,对那些真正“含金量”高的审批事项却抱着不放。还有的只是提出取消和下放一些行政审批事项的总量,仅满足于召开会议、下发会议纪要等方式来“落实”,使理应扎扎实实落到实处的改革举措流于形式,既有的利益格局难以被打破。


  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更难。无可置疑,要对既得利益群体有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估计。既得利益群体绝不会轻易做出妥协,其反弹是必然的甚至是剧烈的,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智慧和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打好攻坚战。


  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要从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长远的利益出发,克服地区利益保护主义,形成全国一体的竞争市场,解决城乡和区域利益固化问题。改革不仅要激发活力,更重要的是让人民群众普遍过上幸福生活,着力解决好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和难题,以此增强民众对改革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理念,应该成为当下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必须坚持的改革观。


  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必须全面整顿党风政风和规范政府职能。要真正做到把权力关在笼子里,把利益规范在制度里,把资本约束在善治和市场竞争中。还要处理好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清理压减行政审批事项,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清除一切阻碍合理竞争的市场壁垒,纠正部门利益、地方利益、行业利益、阶层利益对公共利益的侵害,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动真碰硬,推进每项改革落地生根。领导干部要做解放思想的表率,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跳出条条框框的限制,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坚决克服地方和部门利益的掣肘,敢于啃硬骨头,大胆试、大胆闯,坚决破、坚决改。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要求每一项改革都应该是一个包括“计划、执行、检查、改善”在内的完整、闭合的回路,而每一个改革的回路又将更好地推动下一个改革回路的运行。必须用好督查这根“指挥棒”,坚持改革推进到哪里,督查就跟进到哪里,打通改革落实“最后一公里”。


  半月话题


  2  个税改革体现了怎样的政策取向?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迈向富裕。”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近期表示,今年将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根据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变化,合理提高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优化税率结构,完善税前扣除,规范和强化税基。可以预见,未来个人所得税改革将遵循法治取向、民生取向、公平和效率兼顾取向。


  个人所得税改革必须坚持法治取向。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是我国税收法治化的基本要求,也是税制改革的方向。个人所得税作为涉及职工最广的一个税种,百姓对改革动向极其关心。当前,无论是基于经济发展导致公民收入水平的变化,还是收入分配调节的需要,抑或出于稳定税基税负的要求,都迫切需要加快个人所得税法修订工作。相关部门将个人所得税法(修订)等多项法律法规列入2018年立法工作安排,力争年内完成起草工作,及时上报国务院,就是用法律的刚性完善税基,稳定税负。


  个人所得税改革必须坚持民生取向,即要改善人民生活,让工薪阶层能够通过劳动改善生活。个人所得税改革要以民生为重心,以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愿景为出发点,让利于民、减负于民、藏富于民。从改革的基本思路看,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扣除项目都是减轻纳税人税收负担的有力手段,是众望所归的改革方向。


  现在的起征点设置,在纳税的时候不考虑你是谁、不考虑你家里有多少人,也不考虑你家里有没有病人,有没有教育、房贷等负担,一定程度上存在“一刀切”的倾向。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提高起征点的同时,提到“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意味着个税征收将因人而异,这将有效提高群众的实际收入,提升家庭和个人购买力,激发市场活力,提高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个人所得税改革必须兼顾公平和效率。1981年,我国开征个人所得税,征收内容主要包括工资、薪金所得、经营所得以及其他收入和报酬。个人所得税是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之后的国内第四大税种。据统计,2018年1至2月,个人所得税收入2841亿元,占税收收入比重为7.8%。


  目前,公民收入包括劳动所得、生产经营所得、资本所得等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职工收入水平的提高,民众收入方式的多元化,个人所得税的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逐渐弱化,甚至出现“逆调节”现象,实际运行中往往变成了“工薪税”。正如一些网友所言,我国个税针对工薪阶层征税较充分,一些真正的有钱人税收负担相对较轻;个税按月缴税,而非按年汇总纳税,使得工作周期性强的从业人员税负较重,比如几个月没有收入,但下个月有好几万元入账,个税比例就会相对畸高;个税不是以家庭为单位,也存在计税不公平的问题……


  因此,个人所得税改革,要综合考虑不同地域、不同收入来源、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家庭负担等群体利益平衡。征收起点(或者征收基数)要根据经济发展收入和价格水平,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分类区别综合计征。要以家庭为申报主体和征收单元,充分考虑家庭必要开支、基本开支和特殊开支,在保证不明显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情况下,合理确定扣除项目和扣除明细,科学计征个人所得税。


  半月专题


  3  制造强国之问:今天谁来当工人?


  编者按:工人强则制造业强,制造业强则国强!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总就业人口为7.76亿人,其中技术工人有1.65亿,约占21%,而其中高技能人才4700万人,仅占就业人口的6%。


  “中国制造2025”需要更多本领高强的技术工人支撑,呼唤更多大国工匠。但现实情况是,在不少工业企业,普通工人境遇不佳,收入低、待遇低、尊荣感低、存在感低。“四低”痛点使年轻人不愿接力选择工人职业,跳槽离职现象和技术传承断层现象严重。


  今天谁来当工人?这是工人之问,更是国家制造业发展之问。


  工人曾经是全国人民羡慕的行业。


  但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社会上许多人对当工人渐渐失去兴趣,现在许多工厂更是出现了招工难。


  有些职业院校、大中专毕业的学生,宁可在社会上飘着,也不愿意进工厂当工人。


  甚至有些大中专学生进工厂当了工人,也不愿意让亲戚朋友知道自己在工厂上班。


  4  他们为什么不愿当工人?


  乏味无趣


  我国拥有一支广泛的技术工人队伍,非高技能工人占据了技术工人中大部分的比例。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工业尤其是制造业越来越需要一支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


  然而,半月谈记者在一些省份采访发现,工作单调乏味、生活条件差等问题,让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选择了不当工人。


  “难道我就要在这三点一线的生活中度过一辈子吗?”今年20多岁的孙文静在深圳一家工厂上班,工厂、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让她觉得非常无趣。“工厂里面就这样,打工无非就是混时间,攒一点钱,然后自己出去做点小生意。”孙文静说,在厂里从一线普工做到管理层很难,晋升需要相关的学历和人脉关系。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大三的学生夏鹏说,他去年在一家外资化工企业的生产车间实习,原本期待能在实习中增加经验,到工厂后却发现,工厂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很高,每天的工作只是看着生产线上的机器运转,偶尔做一些搬运的体力活儿。而且,许多核心技术来自国外,由核心团队掌握。


  “工厂需要的是劳动力,不是技术工人。”夏鹏的专业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厂里用不到太多的专业知识,也接触不到核心技术,就算正式入职后,职位晋升的前景也不明朗。看着身边的同学都在公司做销售或自己创业,夏鹏觉得在工厂工作,社会价值不高,还经常要倒白班和夜班。最终,在实习结束后,夏鹏选择了离开。


  长沙市电子工业学校教师柳进兵说,现在的学生大都是90后,家庭情况整体比以前好,对生活有追求,有些企业没有绿化、空调,住宿条件不好,没有热水器等,都让学生不满意,从而不停地换工作。


  不体面不光荣


  半月谈记者在多省市采访发现,现阶段我国技术工人的收入水平偏低。在一般企业,工人工资大多在2000多元到3000多元。在企业干了20多年到30年的老工人,工资也就4000多元到5000元之间。这样的工资水平,在今天的房价、物价、教育、医疗等成本较高的情况下,生活已是捉襟见肘,更谈不上体面生活了。


  “工人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偏低,导致年轻人选择其他谋生手段,不去学技术。”从业20多年的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货车分厂电焊工张敬华告诉半月谈记者,“现在我们国家高技能人才紧缺,且老龄化趋势严重,呈现断层现象。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甚至存在老一辈高技能人才想要把绝技诀窍传承下去,却找不到好徒弟的现象。”


  受访专家表示,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重学历,轻技能;企业重管理,轻技能。一些企业只考虑眼前利益,对职工教育投资和技能培训力度不够,致使我国技术人才后备力量断层。


  也有些企业对政府重视高技能人才的执行力不够,无法切实解决实质性问题。


  “现在90后乃至00后大专生对职业的选择更加多元。”南京科技职业学院电气与控制学院办公室主任王蓉说,随着“双创”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校园文化,学生的就业渠道更加丰富,在选择职业时更加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更喜欢从事有挑战性的工作。


  同时,由于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现在许多工厂的一线岗位对工人的技术能力并没有非常高的要求。对于大专生来讲,不能发挥专业专长,而工厂也不愿意提高这些岗位的薪酬水平,因此人员流失成为一种常态。


  王蓉与许多毕业的学生都保持着联系,不少学生在离开工厂后,选择到企业从事销售等工作,也有不少选择参军或者继续深造。“比起在工厂,这些就业方式更能让学生获得自我价值认同。”


  发展空间窄


  高级技术工人的培养周期长,而现有的工人上升机制不够健全,无形中制约了一些年轻工人的积极性。


  “现在高技能人才年龄偏大,基本在40岁以上。”大庆油田第四采油厂第一油矿北三采油队采油地质工孙雨飞说,“一个初级工成长为高级技师最快需要12年时间,而大学生毕业进入企业两三年,还不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却能晋级工程师。”


  孙雨飞举例说:“去年公司内有一个年轻人在全国技能比赛中获得第3名,可回到单位还是初级工,这就削弱了年轻人的积极性。”


  哈尔滨电气集团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人职业存在社会地位不高、发展方向比较单一、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艰苦等问题,而且很多年轻人认为工人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安全等不是很有保障。


  这影响了年轻人的职业选择,后备力量缺乏。目前有的下属公司一线岗位人员年龄结构偏大,许多生产岗位人员结构严重不合理,退休年龄段集中,技能传承、技术工人断档风险日趋严重。


  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各类企业特别是工业类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量急剧增加。从市场供求看,近几年人才市场上,技术工人的求人倍率一直保持在1.5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以上的水平,供需矛盾非常突出。


  “中国制造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仅仅开了个好头,前方任重道远。”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田浩荣呼吁,“建设一支一流的技术工人队伍,需要让更多的工人能静下心来,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把技术工作干到极致,成为一个个称职的工匠。”


  5  新时代呼唤擦亮工匠精神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技术工人数量短缺和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亟须提高工人群体待遇、地位和职业荣誉感,让一线劳动者更体面,更有尊严。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为大国工匠送来政策春风。专家呼吁,加快完善配套措施综合施策,发挥政策的长期激励导向和保障作用,让技术工人有脸面,有身份,造就更多优秀的大国工匠。


  提高待遇,让技术工人共享幸福生活


  实施工资激励计划,提高技术工人收入水平,成为一线工人们的热切期盼。对此,两办《意见》强调,指导企业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改革,鼓励企业在工资结构中设置体现技术技能价值的工资单元,或对关键技术岗位、关键工序和紧缺急需的技术工人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年薪制等分配形式,提高技术工人工资待遇。


  “提高工人待遇,无疑是解决工人后顾之忧的根本办法。” 哈电集团锅炉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哈锅建立了高技能人才培训、使用、待遇一体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对高技能人才给予特殊待遇,高级技师、技师和专业科技人员享受同等待遇,每月给予400元~600元的知识技能补贴,激发技能工人比、学、赶、超的积极性。


  在广州天天洗衣公司,员工都享受包吃包住的待遇。普通员工4人住一室一卫一厨的标准间,班组长和洗衣师等级2人住一室一卫一厨的标准间,主管和技师等级的单独住一室一卫一厨的标准间,厂长以上住一室一厅一卫一厨的标准房,夫妻双方在公司工作并且符合条件的住一室一卫一厨的标准间。“解决员工的基本生活问题不仅是企业吸引力的一部分,还能让员工在生活中少费一些精力,在工作中多投入一些精力,为企业多创造效益。”该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提高技术工人收入水平,是否会加重企业负担?海南大运河地产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技术工人是企业的财富,提高待遇会激发其创造性和开展工作的主观能动性,这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效益。


  “对于企业来讲,还需完善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工资分配机制,强化收入分配的技能价值激励导向,通过工人技能水平的提升带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海南大学教授王毅武说,国家还需加大对一线技能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尽快出台一些扶持激励政策,以有效提高技术工人的技能水平和实际收入,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使其没有后顾之忧。


  营造氛围,让技术工人感受职业荣光


  “街上那些漂亮的摩托车里就有我的签名!”电视节目中,哈雷戴维森工厂的一位装配工自豪地告诉儿子。“我们中国的工匠也应该有这种荣誉感,社会需要给予技术人才更多尊重与重视!”一位看过《大国工匠》的网友曾如是感慨。


  现年55岁的孔建伟是一名“钢铁裁缝”,从事焊工已经36年,从一名普通的焊工一步步成长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的全国技术能手。孔建伟告诉半月谈记者,工人职业荣誉感、自豪感、获得感是激发工人创造性的精神动力。


  “由于普遍缺少存在感,技能传承、技术工人断档风险日趋严重。”哈尔滨电气集团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建议,社会媒体多宣传劳模、先进人物的事迹,少宣传一些所谓明星、小鲜肉的娱乐新闻,提高工人的社会地位,使“工人老大哥”能够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样立足于当今社会,没有自卑,只有自豪。


  网民“迥儿的围脖”说,“劳动最光荣”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尤其是在鼓励创新的时代,每一个劳动者都应该受到尊重,每一位技术工人都能够从劳动中感受幸福,感受到职业荣光,感受到社会的尊重。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同样属于不断前行的技术工人。


  为此,两办《意见》提出,做好“五一”国际劳动节、世界青年技能日、职业教育活动周、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等集中宣传工作,继续办好“技能中国行”、“中国大能手”等品牌活动和“大国工匠”系列专题宣传,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使技术工人获得更多职业荣誉感,不断提高技术工人社会地位。


  晋升激励,让技术工人有发展预期


  “文件是一个指导性意见,并不是强制性的要求。”王毅武认为,改变工人的境遇,单靠一份两办《意见》文件是不够的,还需加快完善配套措施综合施策,发挥政策的长期激励导向和保障作用。


  利用劳动和技能竞赛往往可以发现培养更多高技能的领军人才。哈锅通过开展各种竞赛、比武等活动,选拔优秀人才进行重点培养,鼓励工人不断进步,实现一专多能。两年一届的哈锅技术比武运动会已连续举办了22届,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技能人才。


  当前,应加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推进校企合作培养技术工人。全国已经建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90多个,每年都要建一批。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货车分厂电焊工张敬华说,可以将拔尖的高技能人才在保留原工资收入的待遇下,保送到大学进行本专业的再深造,打造顶级的专业人才。


  如何拓宽工人的发展空间?企业亟待建立技能员工晋升体系,探索建立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首席技师到技术专家的职工职业等级评聘体系和薪酬体系。由此,职业教育招生难就将被破解,一个尊重技工、争当技工的氛围才能逐渐形成。


  在天天洗衣公司,如果员工技术表现突出,并且有一定管理基础,经过系统培训和考核后能胜任管理岗位的,可晋升为储备干部,进而畅通其晋升阶梯:从班组长、副主管、主管、车间副主任、车间主任、副厂长、厂长等职务,直至总经理。


  6  平均年薪16万!有“钱景”更有前景


  在港城宁波,拥有一身绝技,成为名声赫赫的“首席工人”“行业老法师”,是非常荣耀的事,也是许多年轻人追求的人生目标。一度遭受冷遇的一线蓝领、技术工人,已成为受宁波人推崇的热门行当。


  掌握技能本领,拥有一技之长,让宁波众多普通工人获得较宽裕的经济收入,过上了体面自尊的生活。据了解,宁波现有一线技术工人的平均年薪可达16万元左右,超出许多城市普通白领的水准。还有不少工人通过自己的技术特长,借助企业的股权、分红等激励奖励机制,从往日普通的打工仔,摇身一变成了今天的拼股老板、合伙人。


  多样化平台让技术工人有盼头有奔头


  宁波是中国制造2025第一个国家试点示范城市,拥有380万一线产业工人。宁波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人才办主任钟关华说:“一大批高素质、身怀绝技的技能工人的成长崛起,是宁波宝贵的人才资源,也是宁波制造业实体经济能够弯道超车、成功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秘密武器。”


  总投资达190亿的大众汽车宁波杭州湾新区二期项目,是大众集团公司采用全球标准化工厂理念,设计建造的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整车生产基地。前不久,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下基层调研,听说这一重点项目因技术工人短缺面临运行困难,立即布置给有关部门,希望能尽快解决。


  宁波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长陈瑜特地跑到工厂车间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分别与省内80余家大中专院校对接,并通过网络招聘、专场招聘等方式,广招对口技工。很快,应聘上岗的有500余人,年内可达1000人。许多从外地闻讯赶来应聘的员工说,市委领导这样重视一线工人,我们也要为宁波长脸。


  宁波市总工会注重提高技术工人的技能、待遇,与科研机构、高校职校、大型企业联手合作,构建多样性、广覆盖、开放式的职工培训体系,每年可完成10余万名职工的轮训培训;出资2000万元,设立港城工匠发展基金,用于一线优秀技术工人学历技能提升的教育培训补助。宁波还出台国内第一部针对职业技术技能开发的地方性条例,推出了高技能人才岗位补贴等政策,把加强职工技能培训提升到法律法规的高度。


  宁波中大力德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的万亚勇,从一名普通的操作工逐渐成长为一名杰出的技术能手。近10年来,他取得了13项技术创新成果,为企业直接创造经济效益500余万元。


  谁是英雄,谁是人才,大赛场上见分晓。宁波市举办了不同类型的职业技能大赛,已先后培育各行各业优秀人才2500余名,授予“宁波首席工人”称号620余人,“港城工匠”86人。


  3年前在宁波市职业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的富邦电池有限公司电工班长裘久龙,设计出一种全新的智能型探测技术,可有效解决生产中缺料、堵塞、变形等难题,准确性达100%。现在,裘久龙已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技术专利10项,成为全国行业内小有名气的“专利王”。


  尊一声师傅,技艺绝活成了财富之源


  一年一度的宁波市“港城工匠”师徒结对仪式,近期在世界第一大港宁波港的现场举行。叫一声师傅,一束鲜花,一个毕恭毕敬的鞠躬,成为参加拜师活动的年轻人珍贵的人生记忆。


  宁波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爱民说,拜师授徒是各个行业、行当学习传承技艺的有效途径,我们每年都举行这样隆重的拜师仪式,旨在弘扬倡导诚实劳动、认真学艺的良好风气,让拥有拿手绝活、经验丰富的能工巧匠、能人高手、“老法师”,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和全社会的尊重。


  为更好地发挥技术能手传帮带的作用,宁波市全面推进成立各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宁波市首位摘取“中华技能大奖”的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机修工胡耀华,成立了以本人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带领工作室的小伙伴们一起研究探讨,合力攻关技术难题,同行取经者纷至沓来。


  据介绍,宁波市已经建成各级劳模创新工作室186家,累计完成技术攻关357项,获国家专利235个,直接产生经济效益3.3亿元。


  宁波市积极鼓励一线员工为企业献言献策,出金点子。去年底,宁波福士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入职3年的职工墙鹏获得公司奖励汽车1辆。“我平时就爱琢磨一些细节,觉得生产线上工艺流程设计不太合理,便给管理部门写信,建议有些工序可以精简合并,没想到公司很快就采纳了,还给了我奖励。”


  该公司负责人说,有技术有责任心的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目前我们奖励职工的汽车已达368辆。


  宁波慈溪嘉利机械实业有限公司前些年出台了一项政策,只要能够精心保养维护好设备,圆满完成生产任务,在一定期限以后,职工所操作的设备产权也归本人所有。


  庞成相是第一批参与签订相关协议书的职工。他说,现在他使用的这台车床已经归他本人所有,企业使用设备需向他付钱租赁,每年可多增加收入3000多元。


  嘉利公司投资人陈百亨表示:“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我们一定要让优秀技术骨干享受企业提供的终身保障。”


  工人“说话管用”


  来自安徽安庆的吴德芳,经老乡介绍进入麦克英孚(宁波)婴童用品有限公司,成了一线的操作工。吴德芳是有心人,经常向公司提出合理化建议,从普通工人逐渐成长为操作班长、车间主任,现在是公司一家分厂的业务负责人。他说,一名技术工人在宁波有着广阔的职业成长空间,人生很有意义。


  宁波市总工会副主席陈坚军介绍,总工会还推出了微信公众号“甬工惠”,同市里各职能部门、社会团体一起,第一时间为职工帮困解难,目前粉丝已超过65万人。


  作为宁波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的范丽锋,是从浙西大山中走出的农家子弟,先后获得了浙江省首席技师、宁波市首席工人等称号,所在公司的董事会还奖励给他一部分公司股权。更令范丽锋自豪的是,作为一线技术工人的代表,地方上经常邀请他参加重大决策、重要事项的讨论,征求他对党委政府工作的意见。


  范丽锋回忆,去年底有一次在省里开会,刚好与宁波市长裘东耀在同一个小组,范丽锋提到了自己电焊工的身份,提出应提高一线技术工人的待遇。裘市长深表赞同,说自己也干过电焊工,一线工人确实很辛苦。


  “我原以为裘市长也只是口头表态而已,没想到今年初地方政府就推出了高技能人才的奖励政策,我一次性就拿到了6万元补助。”范丽锋说,“我们工人说话真的很管用。”


  半月调查


  7  “洗白”“黑评”,给钱就刷屏 是谁制造了谣言纷飞的“爆款舆情”


  楼市的“内幕消息”,英雄伟人的“隐秘旧史”,品牌企业的“商海奇谈”,娱乐圈剧情狗血的明星“艳闻”,多年以后再生枝节的尘封旧案……


  有研究显示,近30年来,人类生产的信息已超出过去5000年信息生产的总和。


  然而,与信息数量越来越不成正比的是,我们距离事实的真相越来越远。


  新闻太多,真相不够用;观点太多,事实不够用。在国家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创新、大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今天,是谁制造了谣言纷飞的“爆款舆情”?又是什么堵塞了我们获取信息的畅通渠道?


  过去“以讹传讹”,现在“有利可图”


  “西安市中心医院:昨天凌晨二点二十三分,十三名男女生感染sk5病毒死亡,最大的32岁,最小的5岁,参与抢救的医生已被隔离,中央一台电视新闻己播岀,暂时别吃西瓜,目前广西贵港已有13167个已感染。”


  这是近日在半月谈记者的几个微信群里流传的一条消息。实际上,只需要在搜索引擎检索核实一下,便知这是一条彻头彻尾的谣言。


  在苏州一家外企工作的80后“白领”黄健,每天都要收到10多条类似的分享信息,他下班以后的副业之一就是为身边的长辈“辟谣”。


  “网络新闻、朋友圈、公众号,形形色色耸人听闻的消息,令老人们分不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难免以讹传讹。”黄健苦笑着说。


  2017年,一项由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承担的研究显示,网络谣言以科学常识类与社会时政类为最多,且善于运用故事元素,情理交融,扯明星、蹭热点,标题还常用“神秘”“真相”“揭秘”“震惊”等关键词贴标签。


  半月谈记者在深圳等地调研发现,网络谣言已开始呈现出一些明显的新动向:越来越多的网络谣言开始从单纯的“以讹传讹”朝着有组织、有预谋、有经济利益诉求的方向转变。


  来自深圳市网信办的信息显示,近期在深圳出现的网络谣言中,有关房地产的谣言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比例,这些谣言多为房地产相关人员故意炒作,意图制造紧张情绪,从而影响市场行情,从中获利。


  目前,类似“套路”已大行其道。深圳市网信办的通报显示,“深圳湾1号项目复式房屋1671㎡售价6.5亿元”“柏瑞花园2000人排队,队伍长达3公里,3小时售罄”等近年来一系列“爆款舆情”大部分为炒作,已严重扰乱了房地产市场秩序。


  深圳市网信办互联网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过去,网络谣言往往是偶发的,很多时候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以讹传讹;现在,越来越多的谣言背后是经济利益的驱动,造谣者利用人们的焦虑心理,将谣言与房地产、教育、医疗等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热点结合起来,谋取灰色利益。


  “既能发泄不满,又能随手赚钱”


  在经济利益的裹挟和资本力量的推波助澜下,虚假信息屡禁不止,网络谣言加码升级,甚至逐渐形成一条不为人知的规模化灰色产业链。


  据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网警大队副大队长、著名微博“江宁公安在线”管理员王海丁介绍,在娱乐圈、商界及部分行业中,同行、对手间竞争激烈,一些别有用心的机构和企业就试图通过专业化团队运作,改变信息的正确性,将网络事件向利己方向引导,给竞争对手以打击。


  “既能发泄不满,又能随手赚钱,的确是商机。”某“评论专员”说,这一行业俗称“喷子”,文雅些的称谓叫做“评论专员”“推广专员”。


  “圈子里自成体系,雇主会寻找专业团队,在新闻门户、论坛和微博微信上,发帖、灌水、扩散,根据任务难易程度付费。”


  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团队链条紧密,运作专业。他们会尽量从始至终了解事件全貌,尽可能周全地分析原委,并根据雇主要求拟定相应的基础模板或提纲,然后再根据传播趋势和热度,掐准特定时间节点,有计划地在各大平台发布具有争议性的评论。


  “只要给钱,无论是品牌洗白,还是艺人黑评,都照接不误。”某专业舆情制造团队负责人说。


  网民“微笑钓鱼”认为,不少网络传闻看似有调查,有细节,笔法公正克制,但实则受利益驱动而张冠李戴,混淆视听。


  一位基层民警介绍,他们在工作中发现,通常价钱高、老主顾的任务,会由团队骨干成员主抓,收费在500~1000元不等;新客户的,由一些有经验的兼职人员承担,新人配合,收费为300~500元;至于要求低、求冲量的任务,一般会交给新人当做练手,收费为每10条评论百元上下。


  “2016年底,某知名品牌的商业事件中,客户曾委托黑公关联系了10余家上规模的"喷子"机构,耗费经费达千万元。”


  一位专业舆情团队负责人透露,他的工作室拥有遍布全国的兼职“评论员”数千人,2017年营收接近千万元,较前年增长了三成。


  “以法律成方圆,还舆论以清朗”


  昆山论坛总编辑李河军说,不可否认,近年来自媒体平台的管理无序固然助长了其嚣张气焰,但深究其原因,还是法不责众的观念作祟。


  “网络”“民意替代”和“审判替代”发展到最后,都将成为只以舆论为导向、脱离公平轨道的悲剧。”


  “因为隔着电脑屏幕,许多人可以肆意敲打键盘,怒怼任何自己想要攻击的对象,对他人所造成的伤害也可以一笑置之。”王海丁认为,犯罪成本之低,让网络暴力越来越肆无忌惮。


  江苏多位网警告诉半月谈记者,眼下互联网上的虚假信息及大量的“漂白文”“黑水”,除认定为造谣的,由公安部门介入外,其他暂时归属网信部门管理,主要手段仍是监控、教育、关停等,与来势汹汹的网络乱象相比,管理显得苍白无力。


  “关几个论坛、封一批号,不是治本之策。要在网络管理中引入更多司法强制力,并切实提高违法成本,不能只是一罚了事,一关则已。”


  苏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雪嵘说,法律的适用范围不能局限于事件的收尾和定性,还要将那些自媒体平台置于法律的监督之下,“以法律成方圆,还舆论以清朗”。


  同时,可考虑将自然人网络诚信纳入公民征信体系,加强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之联动,让那些网络失信、中伤、造谣者,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受制、寸步难行。


  在当下全民记者时代,尤其是在自媒体蓬勃发展态势下,如何有节制、更客观地传递信息、表达观点,考验从业者的媒体素养。


  “尽快论证出台自媒体行业刚性规范和准则,推动自媒体以客观、理性的职业伦理,涵养社会法治精神,净化网络生态环境。”李河军建议。


  基层治理现代化


  8  乡村振兴,新来几支“生力军”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浙江德清县这块远近闻名的农业改革“试验田”,一场为农家汇聚四方英才的变革正悄然兴起。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在德清不断壮大。


  “论文写在大地上”


  浙江清溪鳖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根连是德清县农技站的技术人员,2001年他“停薪留职”、下田搞甲鱼养殖,逐渐摸索出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的甲鱼与水稻混养模式,目前种植养殖规模达到3600亩。受到市场热捧,“稻鳖共生”亩均净利润超过8000元。


  “当时县里专门出了个文件,允许把档案挂到人才交流中心。”王根连回忆说,按当时编制政策,他要么买断工龄、要么回去上班,但政府给他单独开辟了一条路,让他下定决心创出名堂。


  如今,农技人员离岗创业已经在德清逐步推广。半月谈记者了解到,2013年以来德清县陆续出台相关文件,明确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发挥作用、“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促进农业科技与农田实践结合。


  德清县人力社保局人事管理科科长吴国兴介绍,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德清县探索给农技人员政策松绑、给在编人员提供双创平台,提出参照科研人员离岗创业方式制定规范程序,在组织、人事部门备案的前提下,允许农技人员离岗创业,政府保障其创业有出路、失败有退路。


  据介绍,德清县农技人员离岗创业期限不超过6年,期间保留人事关系,除了不发工资,其他待遇与在岗人员一致,社保等由原单位继续缴纳,职称也按在编人员办法申报。


  目前,德清还在研究允许农技人员“兼职取酬”,即在完成本职工作前提下,利用业余时间到农业企业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收取一定报酬,让农业技术更好贴近生产一线。


  你下乡,我保障


  除了鼓励农技人员离岗创业,德清还搭建平台、改善服务,为“新农民”群体返乡下乡解除后顾之忧。


  一是帮助在外经商、务工青壮年、退役士兵等返乡创业。德清县委副书记敖煜新介绍,德清近年陆续出台多个扶持“农家乐”“洋家乐”发展的政策文件,并发布全国首部县级乡村民宿地方标准规范《乡村民宿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印制《民宿创办手册》,为返乡下乡人员发展旅游业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


  此外,德清还建立返乡下乡人员培训制度,鼓励各类园区、中高等院校、农业企业等建立创业创新实训基地,兴办“莫干山民宿学院”,并探索民间手工艺人培养及认定办法,打造技艺精湛、管理规范的乡村工匠队伍。


  莫干山脚下的仙潭村曾是贫困村,在德清县政策指引下,农家乐发展得甚为红火。2016年,村里120家农家乐接待了12.4万游客,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2084元。村支部书记沈连根感慨地说,现在村里青壮年大多回乡就业,原来的老人、妇女、儿童“三留守”问题正慢慢消失。


  二是吸引省市科研院所专家、大学生下乡创业,深度参与乡村振兴。敖煜新介绍,德清邀请省市农业部门、科研院所及高校专家成立“智囊团”,与当地农企组成团队,2016年以来共建立了81个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示范主体和示范点,新增智能化农业生产园区、物联网示范点18个,推广“稻鳖共生”“网架栽瓜”“瓜稻连作”等新型种养模式示范区2.1万亩。


  “星创天地”是浙江农林大学与德清县科技局联合打造的创业园区,项目负责人陈耀说,目前园区有13个大学生创业项目,两年间产值超过1300万元。


  壮大“生力军”,没有完成时


  浙江省农业厅近日发布的《浙江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报告》显示,德清现代农业水平连续三年位列浙江县区市首位,且综合得分持续上升,其中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支撑体系、产业体系三项主要指标均大幅领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部部长叶兴庆说,乡村振兴应首要解决人的问题,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德清鼓励农技人员、大学生等群体返乡下乡创新创业,正是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益探索。


  壮大“新农民”群体,德清仍在持续发力、新招频出。新型职业农民参照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政策,已列入德清县政府议事日程。


  9  豪赌、网赌,赌掉乡风文明


  当前,赌博之风在部分农村地区未得到根本遏制,新型赌博快速扩展,传统赌博方式也近乎公开化。赌风不绝,容易衍生基层黑恶势力,同时侵蚀乡风文明。


  每月交1万保护费,赌场“抽水”来钱快


  “因为平常很少在老家,我成了村里的生面孔,结果一进村就被地下赌场拦了,不让我进村。”一名蒙姓村民对半月谈记者说,大约在两年前,他开车返回位于西部农村的老家,刚进入村里,就有年轻小伙子让他打开车窗,盘查他的身份。


  半月谈记者顺着这条线索,找到一名参与过农村地下赌场运营和管理的村民王华(化名)。他告诉半月谈记者,这种拦车的情况是有的,如果车主不服气敢还手,也很可能被打一顿。事后,赌场老板会找关系摆平,砸坏的车子,老板赔钱修车,打伤的人,老板出钱治疗。拦车人员是赌场放风巡逻人员,每个放风人员都配发对讲机,如果村口的放风人员觉得有异常,会立即通报给村里的赌场负责人,赌场方面会立即进行疏散躲避。


  王华参与的赌场由10多个人合伙运作,这些人也大都在赌场赌博,这样可以营造赌场的热闹气氛,吸引更多的赌徒前来。


  地下赌场流动设赌局。为了避免引人注意,地下赌场不是每天都有,赌场的地点也不是固定的,而是流动的,现在农村闲置的农宅比较多,也比较好找地点。一般一周开一次或者半个月一次,根据参与人数多少、参赌意愿等来决定是否开设赌局。每次开设赌局时,一般需要10个人来组织运作,有负责外围巡逻放风的,有负责抽水的,有负责维持场内秩序的,有负责收支账目统计的,大家各司其责。


  地下赌场定期向保护伞交保护费。赌场每月按时交保护费1万元,这样派出所就不会前来查赌场了。此外,某些勾结赌场的公安人员还会通过查处该乡镇辖区内的其他赌场,一定程度上保障这家交保护费赌场的客流相对充足。


  赌场怎样确保客户来源?王华告诉半月谈记者,喜欢赌博的人,一般都有一定朋友圈子,很多客户带着人来,赌场会向带来客户的人支付一定报酬。比如某些与赌场合作的司机,他们知道每次开赌的时间和地点,他送来了客户,那么赌场会支付给该司机车费、餐费。在这种情况下,正常车费只需要100元,司机开口报价说车费200、300元,赌场一般也不会讨价还价,赌场老板希望司机带更多人前来赌博。


  赌场抽水一般抽取赌资的10%。王华说,他们这个赌场开销都没有发票对账,比较随意,比如10个马仔,白天100元,晚上也是100元。各个环节都会随意扣留一些进自己的口袋,比如抽水人员实际抽水10000元,他只上交9000元,一般也没人会追究。


  道路边、商店旁,农村豪赌近乎公开化


  大年三十深夜零点,广西武宣县尚文村主干道的一个商店前,灯火通明。门外门里,各有一个牌桌,村民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有满头白发的老头老太,也有刚刚外出打工回来的小伙子,不断有人离开,又有人加入。一名头发花白的大妈一会儿就输了700元,心疼得愁眉紧锁,随即向其他村民借了300元。


  半月谈记者向里看到,中间的桌面几乎堆满了百元面额的纸币,里面坐着4人,是主要参赌人员,围观者是“赌外围”,可选择4个参赌人员之一进行附加赌注。


  大年初一,半月谈记者在另一处商店看到同样场景,只是牌桌数量从2处增加到了5处。有的牌桌以老人为主,赌注金额较少,有的每次下注为一两元,有的每次下注二三十元,主要以娱乐性为主,每局耗时较长;有的牌桌上年轻人多一些,赌注金额较大,每次动辄都是数百元下注,每次抓牌三张,当地称为“赌三公”,直接比大小,输赢较快,金额较大。一名小伙子两个小时把带来的9000元输光了,又找人借1000元继续“赌外围”。还有人在一小时内就输了4万元。


  除了公开赌,电子赌局在农村也屡见不鲜。半月谈记者在一个农村商店看到“金蟾捕鱼”的电子游戏机变为赌博工具。有村民支付30元钱赌资后,启动机器获得300发子弹,发射子弹打到大鱼,获得1200发子弹奖励,然后可获奖励120元。


  跨地区的网络赌博在农村青少年中流行,并使其深受其害。河南、广西等地公安机关表示,从近年查处的赌博违法人员情况看,青少年参赌者逐年增多,不少农村青少年在网络赌博中寻求刺激,成为网络赌博的主要群体之一。


  微信转账、电话下单,地下六合彩泛滥


  在广西一些农村,地下六合彩泛滥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半月谈记者随机接触到10多户农民,每家都有人买地下六合彩,其中甚至包括一些村干部。


  “最多的时候,全村约有30%的农户买六合彩。”尚文村村委会主任吴天养坦言,类似情况在其他村,同样普遍存在。一名曾任村小学校长的人说,有次学校开家长会,他的发言还没结束,就有家长打断发言,说“马上要开码了”,要早点回去。


  购买地下六合彩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渠道,微信下单和现场购买。不少在外务工的尚文村村民反映,现在手机上网很方便,有的人长期开设网络账户,资金就在里面运转,每次下注都是微信转账,电话告知购买号码,开码后中奖号码会第一时间通过微信获知结果。


  在广西一些村里,印着“香港正品出版、生肖特码表”等字样的地下六合彩宣传彩页被摆放在商店柜台上最为显眼的位置。有村民告诉半月谈记者,想提高中奖率,需要买更多资料研究,这些在县城报刊亭、乡镇集市等处能买到。尚文村村民陆想(化名)说,她加入了一个地下六合彩微信群,其中有成员近300人,大家经常在群里分享购买六合彩的研究资料。


  如今,传销式“发展下线”成为农村煽起赌风的新歪招。尚文村村民邹梅(化名)告诉半月谈记者,她有个朋友开了一家销售地下六合彩的店,承诺凡是能介绍一个客户的,不管介绍的客户是否购买六合彩,介绍人都可获10元中介费。


  尽管政府对赌博风气一直严打,但目前仍难彻底遏制赌博传播网络。必须在更大地域范围、更高政府层级,以更严整治手段,对赌博行为加大打击力度,不仅要扫除各个公开的赌博销售网点,还要挖出地下销售网络和利益链条。


  教育


  10  家长翻墙头,入园闹心头,烧钱超大学


  公办幼儿园的大门难进,有家长为了报名翻园墙挤破头;民办园每月保教费两三千,读个幼儿园比上大学还烧钱……半月谈记者在重庆主城区采访发现,幼儿入园普遍面临多重困境:公办园学位少挤不进,优质民办园收费高上不起,普惠园又普遍被视为低质园不愿上,家长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亟待满足。


  公办园奇缺:家长为报名“翻园墙、挤破头”


  重庆市民黄华的孩子今年秋天就该上幼儿园了,但去哪儿上现在还没着落。“原本想找个公办园,娃儿在里面放心些。结果来回折腾了一两个月也没个结果,真是心累。”黄华说,跑了10多家幼儿园,都说收不了,早就报满了。


  在重庆,公办幼儿园成为“一位难求”的稀缺资源。


  重庆市教委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主城28.3万学前教育儿童中,只有15%可以上公办园。黄华居住的两江新区,虽然定位为“西部内陆首个国家级新区”,但教育配套建设滞后,其直管区的89所幼儿园中仅有4所公办园,占比不到5%。


  “整个片区就我们一家公办园,每年的小班招生名额只有40个左右,来登记报名的起码有六七百人。”重庆主城一家公办市级示范园园长说,由于学位紧张,这几年都是至少提前一年报名,甚至提前一年报名也不能保证上得了。


  “一到报名季,手机都不敢随便接,各种打招呼的太多了。”另一家知名公办园园长向半月谈记者诉苦,“去年招生时,报名的队伍从半夜就开始排了好几百米,几个家长急得都要翻园墙进来。我们解释说名额满了,家长很恼火,说‘公办园不收当地娃儿,要找电视台曝光去’。”


  公办园不仅少,而且收费不菲。


  记者走访发现,重庆主城一些稍有名气的公办幼儿园,除收取政府规定的保教费外,还要求家长“自愿”交一笔捐赠费,以“弥补办学经费不足”。尽管捐赠费每年少则五千、多则上万元,不少家长仍然趋之若鹜、求之不得。黄华的一位同事辗转托人找到关系,在交了3万多元的捐赠费后,终于如愿将孩子送入核心城区一家著名公办幼儿园。


  “这是因为那些硬件好的民办幼儿园收费更高。”黄华给半月谈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上那种高价民办园,一个月的费用至少两三千元,“一年的开销比上四年大学还烧钱,普通工薪家庭哪里负担得起?”


  民办普惠园:家长“不放心、看不上”


  公办园挤破头进不去,高价民办园又上不起,以民办公助为主的普惠幼儿园就成了很多城市家庭的选项。但半月谈记者在重庆主城走访了解到,多数普惠园因办园条件较差、师资力量薄弱,虽然提供了不少学位,但很多家长“不放心、看不上”。


  渝北区天宫殿街道居民张先生的女儿去年上幼儿园。“最初进了小区附近一家便宜的民办普惠园,这个园开办在农贸市场边一栋居民楼里,周围环境吵闹,孩子在半封闭的二楼上课,课外活动也只有楼顶巴掌大的一块场地。”张先生说,本来考虑到离家近,环境差也就忍了,但入园一个星期女儿就生病两次,“我和孩子他妈一商量,咬咬牙还是转到了离家远一点的高价民办园”。


  按照2010年公布的《重庆市幼儿园等级标准》,幼儿园办学水平从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普惠园由于办学条件有限,办学水平等级普遍较低。以重庆市南岸区为例,统计数据显示,该区73所三级园中,普惠园占到六成。


  “我家大女儿就是在普惠园上的,虽然收费便宜,但是带班的保教老师每年都在换,说是工资太低留不住。”家住南岸区城南家园的高女士说,频繁换老师不利于孩子成长。“有些园还闹出食品过期、虐待小孩的传闻。现在看到民办、普惠这些标签,心里就犯嘀咕。自己有了二胎,不敢再送到这样的幼儿园了。亲戚朋友家有小孩上幼儿园的,我也劝他们要慎重考虑普惠园。”


  部分家长对民办普惠园的疑虑,也在民办普惠园的招生遇冷中得到印证。“不像很多公办园都是家长抢着来报名,我们生存压力更大些,每年招生还要到周边社区宣传招生。”重庆渝中区子炫幼儿园园长谭扬春说,作为一所民办二级普惠园,他们每个月收取的保教费只有400元,办学水平也有一定保证。但受部分民办园办学质量差的影响,“现在很多家长以为民办普惠园就是低价低质,我们也很受伤”。


  一位分管学前教育的干部分析,普惠性幼儿园本该是面向大众、收费合理、优质发展的幼儿园,但目前重庆主城的普惠园绝大部分是民办园,他们办学有经济利益上的考虑,投入能力有限,再加上政府对这类园的经费补助标准偏低、收费标准限制过低,容易导致办学条件差、办园不规范,造成“政府说提供了普惠性学位,老百姓却并不买账”的尴尬。


  不平衡矛盾凸显,家长“入园”焦虑加剧


  据测算,2018年重庆主城区在园幼儿将达到30万人,幼儿园学位缺口高达2万个。伴随“二孩”生育高峰到来,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和优质普惠资源紧缺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城市家庭的入园焦虑正在进一步加剧。


  康庄美地幼儿园是两江新区为数不多的普惠园之一,这里一个中班最多时有60多人,超员近一倍,小小的教室人满为患。“我们开设了12个班,这已是一个标准幼儿园的极限。”该园一位老师说,幼儿园已经多次因超员被家长投诉,但要来读的孩子太多了,大班额实属无奈。


  “政策放开后,父母也支持我们再生,但一个孩子上幼儿园就让人筋疲力尽,都怕生二胎了。”为孩子的入园问题四处奔走的黄华说,身边很多考虑过生二孩的朋友跟他一样,都有这种焦虑。


  “随着城市家庭对美好生活需求不断升级,年轻一代父母越来越看重孩子的养育。”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中心主任徐宇说,现在城市家庭对学前教育的硬件与软件、师资与管理都有更高要求,“这也是家长们焦虑加剧的重要原因”。


  重庆主城多位受访的教育系统干部坦承,过去几年来当地学前教育发展思路存在偏差。


  一是将学前教育推向市场化,民办幼儿园占比过高,影响了学前教育的公益普惠性。


  二是政府投入太少,严重影响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数据显示,2016年重庆学前教育生均财政投入仅1999元,而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为3000元,京津沪等直辖市投入分别为1.5万元、1.4万元和2.2万元。


  “现在看来,学前教育还是要回归到公益属性。”重庆市教委副主任邓睿说,重庆计划通过新建、改建、回购、回收等多种方式新增公办幼儿园,预计将新增学位1.9万个。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要积极扶持民办学前教育、避免低质低价的办学模式,实现在质量标准和监管要求上对公办园、民办园“一把尺子”。


  民生


  11  老年大学叫座,教育养老喊“饿”


  老年大学正成为老年群体终身教育的重要平台。但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老年大学供需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亟待补齐行业指导管理存分歧、多元投入仍不足、基层延伸不够远等短板。


  老年大学成为教育养老重要平台


  在武汉东湖之滨的湖北省老年大学,宽敞明亮的教室内座无虚席,老人们神情专注地上着课。


  “老年大学开设思想道德、养生保健、职业技能、家庭理财等10个专业,288个教学班,1万多名老年人在校学习活动,满班满员地排课,已是一座难求了。”湖北省老年大学负责同志说。


  在湖北黄冈市黄梅县老年大学,61岁的汪李荣每天到校坚持一小时隶书学习,“通过学习不仅增长了知识,更认识了新朋友,老年大学是老年人的学习园地、交友平台、康健乐园”。


  在湖北宜昌、鄂州等地,不少老人吐露心声:年轻时没有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退休了,就想多学习一些新知识新技能,追上时代的步伐。


  半月谈记者采访中发现,许多学员一学期报几门课,有的人一周有5天在学校里。为防止学员占座,在葛洲坝集团老年大学最抢手的声乐班,学校不得不提前根据学员视力等诸多因素,将学员座位固定。


  湖北以抓省级示范推动市县区老年大学建设,逐步向乡镇推进。目前,全省新建、改扩建老年大学(学校、教学点)2336所,注册学员40多万人。


  老年大学发展面临三大瓶颈


  全国老龄化程度的平均水平已达到16.7%,老年大学(学校)发展到约6万所。据教育部统计,目前,只有700多万老年人在老年大学等机构学习。


  老年教育比中小学或高等教育起步晚,还存在管理上的分歧,各部门对老年大学的工作缺乏系统性。


  办学条件不足、师资力量短缺等问题仍然在制约老年大学的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原则上至少应有一所老年大学,50%的乡镇(街道)建有老年学校,30%的行政村(居委会)建有老年学习点,以各种形式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人占人口比例达到20%以上。


  湖北省委老干部局局长马在学介绍,湖北省每年拿出2000万元扶持基层老年大学建设,推动全省新建、改扩建省市县三级老年大学91所,但湖北登记在册就读老年大学的只占全省老年人的3%,办学条件远远没有满足要求。


  老年大学不具营利性,导致老年大学投入不能够满足需要,教育资源仍然十分紧张。在孝感市老年大学,教师授课课酬每次从70元至180元不等,远远低于市场价。因此,不少老年大学更多的只能返聘已退休中小学教师,“大学教师来兼职一两次就不会再来了,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根本请不起”。


  湖北省老年大学是湖北省老年群体追逐的“名校”,一些老年人宁愿多转几趟公交也要前来报名上学。虽然一些区、街道也有老年大学和老年活动中心,但条件不足,部分老人只能舍近求远。这一“择校热”现象在全国较为普遍。


  依托老年大学完善教育养老体系


  湖北襄阳市老年大学校长刘德政坦言,大家对小学幼儿园教育都很重视,但对老年教育重视还不够,建议社会凝聚共识,合力统筹资源。


  理顺老年大学管理指导体系,要解决好主管与主办的问题,主管是一个行业一个部门管,主办可以多元化。探索投资本主体多元化,在县级以下集聚社会力量投入办学。


  马在学建议,发展老年大学既要抓示范骨干,也要向下延伸,探索建立老年学校的教学点、分校,方便老年人在家门口上学,缓解“择校热”。


  “延伸到县市的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可以有效解决市、县老年大学高层次师资匮乏,相关专业教学水平难以提升等问题。”湖北应城市老年大学校长胡幼骏说。


  时政


  12  “放管服”改革逼退黑中介


  丢失驾驶证的曾璐,在南宁市富安居家居广场自助服务终端前花了几分钟录入身份信息,半天内相关人员就上门收验了相关资料。“以前车辆年检、车主体检时,我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找黑中介,如今却是先到车管所的便民服务站。”


  近年来,南宁市车管所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需求对接、服务下沉、监管鞭策为手段,通过线上服务与线下对接的方式,全面逼退黑中介。


  社会化安检站曾是非法中介猖獗的场所,大量必须年检的车辆利用安检站“暗度陈仓”,将报废车辆顺利过检。但如今,半月谈记者在南宁市北湖路上的社会化安检站看到,所有进入安检站的车辆均被摄像头全方位实时监控,每一个细节均记录无遗,并实时回传至车管所本部的远程查验监管中心,由后台警员实时审验。


  安检站安检员陈晓露说:“以往每天人工检测50到80台车,超过100台车就累得够呛。现在一线查验,后台核对所有数据,效率大大提高,每天检测二三百台车是常态,全方位摄像头排除了任何安检员徇私舞弊的可能性。”


  利用大量身份证集中“消分”,也是非法中介牟利的重要渠道。车管所通过966122声讯、“行易通”APP等大量预约模式,将手机与身份证在互联网认证过程中绑定,随即进行大数据排查。


  车管所教导员奚晓红介绍:“正常业务办理每个月不应超过2次,超过两次很可能就是黑中介。一旦发现此类情况,我们就启动多种手段,最大限度斩断幕后链条。”通过大数据排查,车管所与公安刑侦、工商、城管等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执法,2017年南宁市共抓获非法中介人员45名。


  “在堵后门的同时,还得开大前门,扩张为群众服务的‘毛细血管’,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才能让黑中介无缝可钻。”南宁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孙志宇说。


  现在,外来人口只要凭借居住登记证明即可办理“车驾管”业务,流程为“现场或微信申报居住登记→到派出所领取纸质版的居住登记证明→前往车管窗口办理业务”,节省了当事人6个半月的等待时间。


  如今的南宁市车管所不再熙来攘往,在一片秩序井然中,实现全年零投诉、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