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信息  >> 报名入口   
报名入口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易错题解:犹豫不决选最佳

http://www.chinagwy.org       2015-11-13 09:12      来源: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字体: 】              

  注:本文由《国家公务员考试一本通》教材编辑部(徐燕)供稿。以下讲解的各种特性和巧妙的解法在《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一本通》中都有非常系统的讲解,并在整个题型精讲和强化练习部分都可以看到一本通对此类难题讲解的巧妙之处,有需要的考生可预定一本通(预定地址:http://www.edu-book.com/tag/4)进行系统复习。一本通在编写中对行测各模块都尽可能做了细致的分析,使其解法更加实用,切实帮助考生提高在考场上的得分能力。


  行测考试中我们有时会在两个选项之间徘徊,觉得这个也对,那个也对;或者这个也不对,那个也不对,那这种时候我们怎么办呢?不知道有没有考生留意过定义判断题前的题目要求: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定义,然后列出四种情况,要求你严格依据定义,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注意: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留意到着重号了吗?当我们遇到不知道有争议的题目时,要选择的是最符合或最不符合的那一项。下面我们通过一道真题来看一看:


  【例】(2014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真题


  恐慌是指面临迫近的危险时人们为获得安全而进行的逃逸。恐慌通常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有逃离的路径,但数量有限或是即将消失,因此看起来只有一些而不是所有的人能够逃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恐慌的是(  )


  A.剧院演出正进入高潮时,突然发生火灾,人们不顾一切地冲向出口以致相互踩踏


  B.当股票持有人目睹股票的资产价值在不断减少时,担心股票价格跌破发行价导致损失,便立即抛售股票


  C.当一篇描述外星人袭击某市的小说在该市被当作真实新闻播出后,该市的许多人迅速驾车逃离,而另一些人则把自己锁在家里,听天由命


  D.小王经历了地震,目睹过地震造成的种种惨烈景象,因而每当周围稍有响动,他都会迅速跑出房屋,寻找安全地带


  【错误解析】


  选B。定义的关键信息是“面临迫近的危险时人们为获得安全而进行的逃逸”。A、C、D三项均符合定义要求。B项中股票持有人担心股票价格跌破发行价便立即抛售股票,只是为了减少损失,不涉及“为安全而逃逸”,不符合定义要求,当选。


  【错解门诊】


  选择B项的原因在于对“面临迫近的危险”理解不准确,认为股票跌破发行价不是一种危险,抛售股票也不是为了获得安全。殊不知,财产安全也是一种安全,股价下跌时抛售股票就是一种为了获得财产安全的逃逸。


  【正确解析】


  选D。定义的关键信息是“面临迫近的危险时人们为获得安全而进行的逃逸”。A项,面临火灾,人们为了获得安全而逃逸,导致了踩踏事件,符合定义。B项抛售股票是为了减少损失,获得财产安全,符合定义。C项听说外星人袭击某市后人们迅速驾车逃离,也是为了获得安全而进行的逃逸,符合定义。D项,小王听到周围稍有响动,都会迅速跑出房屋只是他的个人行为,是经历地震之后的条件反射,而不是面临迫近的危险,不符合定义,当选。


  【指点迷津】


  看到上面这一题,很多考生会跟我有同样一个疑问,如果说D项是小王的条件反射,只是一种心理现象,这种危险实际是不存在的,那么C项的一篇描述外星人袭击某市的小说在该市被当作真实新闻播出不也是没有真实发生的事情吗,只是一个假象。但考生们要注意了C项是一个群体行为,是人们同时发出的,符合“恐慌”这一定义的所有要点,而D项只是小王的个人行为,更倾向于一种条件反射。看了这一题,相信考生对如何选择最佳选项已经有了了解。当我们再碰到类似的问题时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解答了。

 

  >>> 点击可进入争议易错题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