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地招考  >> 江苏   
江苏

申论大作文如何审题?这样做省时省力还能得高分

http://www.chinagwy.org       2019-03-05 11:08      来源:江苏公务员考试网
【字体: 】              

  近段时间,不少同学在申论学习上都感觉进入了一个瓶颈期,主要表现为“读懂了材料,却读不懂题目”,今天江苏公务员考试网(www.jiangsugwy.org)小编就和大家进一步探讨一下关于申论大作文审题的问题。


  说到“审题”这两个字,其实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我们很难找到一个非常明确的标准来定义到底什么叫“审题”。


  譬如,北京2018年申论考了这么一个主题“幸福的建筑”。很多同学就发蒙了,就五个字,这特么能审出什么东西来?建筑是幸福的?建筑让我们幸福?我们要幸福的建筑?这不都一个意思吗?


  反正不管怎么审,都绕不出“幸福”和“建筑”这两个词。这不是在审题,而是在做排列组合。这是典型的只用“眼睛”去审题,我的眼里只有题目给我的这五个字,五个字之外的东西一个都看不到,这种审题方式跟瞎子审题没什么区别。


  真正的审题是要学会用一种“系统”的思维方式去看待每个题目。这种思维方式的基本思路是这样的:


  结果←原因→认知→目标


  我们按照审题的基本顺序来理解下这几个要素:


  1.目标:我们最终要达成的预期结果。


  所谓幸福的建筑,这个幸福肯定不是说建筑自己会幸福,而是说,建筑能给人带来幸福。这是我们的目标。


  2.认知:为了达成预期结果,我们即将要做什么。


  那么为了能让建筑给人带来幸福,我们应该做什么呢?这是一个疑问,具体的答案要从材料里去寻找,但是你心里要清楚有这么一个疑问的存在。


  3.结果:我们现在已经产生了什么正面结果或者负面结果。


  譬如,哪些建筑给我们带来了幸福,哪些建筑给我们没有带来幸福?这些内容就设计到具体材料的正反面案例了。


  4.原因: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正面或负面结果。


  为什么有些建筑能给我们带来幸福?为什么有些建筑不能给我们带来幸福?


  把上述思路总结一下:


  哪些建筑(没)给我们带来幸福 ← 为什么(没)给我们带来幸福 → 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建筑 → 让人感到幸福


  通过这种系统的思维方式进行审题,不但可以丰富我们对题目的思考,还能顺带着帮助我们提前预测材料。譬如我们能预料到,材料中正面的案例肯定会有一些所谓的能够给人们带来幸福的建筑,也会出现这些建筑能带来幸福的原因,甚至会出现应该怎么去“做”建筑的相关对策;同理,我们应该也能预料到,材料中可能也会出现一些负面的案例及相应的原因。


  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江苏2018年的两个大作文。


  2018年AB类


  请结合对“以百姓之心为己心、以他人之心为己心”这句话的理解,以“有温度的人生更美好”为主题,联系实际,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1. 目标:党员干部的人生更美好,具体怎么美好。


  2. 认知:要做有温度的党员干部,具体怎么做。


  3. 结果:哪些党员干部的人生是(不)美好的?


  4. 原因:为什么这些党员干部的人生是(不)美好的?


  2018年C类


  根据你对“给定资料8”中划线句子的理解,以“乡情是心中永难割舍的牵挂”为主题,联系实际,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这个题目首先你要理解那句话的意思:乡情最难割舍,意思是那些在外务工人员想回却不敢回去的那种情感。


  1. 目标:让乡情不再牵挂,具体怎么算不牵挂,看材料。


  2. 认知:如何让乡情不再牵挂,具体做法,看材料


  3. 结果:什么样的结果让乡情不再/继续牵挂了?


  4. 原因:为什么这些结果能让乡情不再/继续牵挂了?


  这种系统的思维方式有点像中学里的命题作文,只不过命题作文任何材料都不会给你,全部需要你脑补,而申论考试至少还有那么多材料给你参考。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真的应该感到庆幸才是。



免费学习资源(关注可获取最新开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