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地招考  >> 江苏   
江苏

考试中心书店增补资料完全命中江苏申论主题(家风)

http://www.chinagwy.org       2016-03-15 15:27      来源: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字体: 】              

  2016年江苏省考《申论》的考查主题是“家风”,这与《2016年江苏公务员考试一本通》VIP增补资料——《申论预测卷一》(2015年8月11日上传)的主题完全一致,部分材料内容几乎没有差别。


  注:VIP增补资料为一本通教材用户辅助复习资料,每月1-5日更新。在此提醒购买其他省份一本通教材的考生不要忽视增补资料的作用!以下内容为《2016年江苏公务员考试一本通》VIP增补资料——《申论预测卷一》,供江苏及备战其他各省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参考学习!

 

  word版下载: 《申论》预测卷一及参考答案

    《申论》预测卷一 (家风)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4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作答。


  4.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草稿纸上或其他地方作答一律无效。


  二、给定资料


  资料1


  “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世代代传下来的价值观、伦理观,以及实现这种价值观、伦理观的方法。这是家风的核心内容。”F市文史名家何振岱的后人何云告诉记者。


  尽管与爷爷何振岱相处的时间只有5年,何云直言爷爷对自己的影响十分深远。“早上,不能睡懒觉,生活起居须自理,要到爷爷房间请安,一起锻炼身体、读书看报。”何云说,至今自己还保持着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爷爷要求我们吃饭第一口必须吃白饭,真正感受米饭的味道,体会农民的辛苦。”每顿饭前,须大声诵读爷爷贴在墙上的“锄禾日当午”,这让何云与兄弟姐妹们明白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


  “当然,这些并不是‘何振岱家风’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何云说道,“与生活习惯相比,我最敬佩的是爷爷刚正不阿的气节,以及对生活、生命的敬畏之情。这才是支撑我们家族绵延不绝的精神财富。”


  “经典的家风,往往意境高远、内涵丰富,催人向善向上。”何云至今还记得爷爷要求家人遵守“只可雪中送炭,不必锦上添花”的原则。“助坏人就是助恶行凶,对人品不好之人应深恶痛绝。面对诱惑,多穷多苦都不能做坏事。”何云说道,“爷爷要求子孙在大是大非面前决不含糊,泾渭分明。”


  “爷爷不仅对家人严格要求,对学生也秉承同样的‘家风’。”何云说,何振岱时常勉励学生先器识而后文艺,不仅要潜心学问,更重要的是先学做人。何振岱一生皓首穷经,门下弟子也随其性,大多潜心钻研学问,才华横溢。


  与傲骨一起被何振岱列为家风的,还有善良的秉性。何云告诉记者,何振岱曾在F市庆城寺一个石臼里发现一名女弃婴,便把孩子抱回家喂养。后来,文儒坊的邻居把这事传了出去,有人便冲着他的“好心”,陆续把女婴放在何家门口。每当听到家里人说:“门口又有弃婴了。”何振岱便嘱咐先抱回来,接着送到闽侯的“上门奶妈”那儿喂养。每个月这些“上门奶妈”便抱着这些女婴向何振岱领取喂养费。何振岱曾经收养过六七个弃婴,并一一为她们取了名字。“爷爷常说,人一落地,便是精灵,男女一样。”何云说。


  “每个人接受到的最初、最懵懂的价值观,其实就是家风的熏陶。家族树立家风,实际上是建立了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告诫后人不能犯同一个错误。读家训,就如同聆听祖辈的规劝与教诲,每有耳提面命之感。”何云说。


  资料2


  (标题)                              


  柯城区沟溪乡沟溪村,是Q州市孔氏后裔聚居最多的村庄,村里一半人都为孔氏后代。孔祥驹今年74岁,从2012年开始,每年的9月28日,他与堂弟孔祥云会在村里组织声势浩大的家祭活动,他们俩还用了近三年的时间编撰《Q州市南宗沟溪孔氏宗谱》。


  (小标题一)                              


  孔祥驹和孔祥云两人衣着朴素,但从两人的言行举止上便能感觉到他们身上的儒雅之风。


  两人写得一手好字,在家族里,像他们这样写得一手好字的不在少数。每年举行祭祖活动时,张贴在墙上的论语全都出自孔氏后裔之手。孔祥驹说,孔家后人历来对教育十分重视。


  孔祥驹的父亲孔繁喜曾是一名私塾先生,他在沟溪村创办了尼山私塾。“自家孩子,从6岁开始就进私塾读书。”孔祥云回忆,那时几十个小孩子坐在一起,学习孔子文化,诵读论语经典。“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儒家经典穿越两千多年的时光从小屋里悠悠地传出来,飘荡在村子上空。


  除了让本姓小孩接受教育外,孔繁喜也招收外姓学生,让他们在一起学习。“对于贫困的孩子,不收他们的学费,让他们免费上学。”


  孔祥驹告诉记者,他们一直延续这个传统,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孔祥云的儿子孔令首是中国传媒大学硕士毕业生,孔祥驹的孙子孔德邃10岁就写得一手好字,去年还获得了第19届全国中小学生书法绘画比赛一等奖。


  (小标题二)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所以在重视教育的同时,孔氏族人还非常重视德的培养。


  “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也。”孔祥驹说,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孝顺。在沟溪村,孔祥驹对母亲的孝顺是有口皆碑。孔祥驹的母亲在78岁时曾患上脑血栓,到88岁离世时,整整10年一直卧病在床,全靠孔祥驹和妻子二人服侍照顾。


  那时候,孔祥驹和母亲还住在老房子里,厨房在三四十米外的另一座房子里。不论刮风下雨,做好饭菜后,孔祥驹和妻子都会端到母亲房里,和母亲一起吃饭。母亲生病后期,大小便失禁,孔祥驹和妻子晚上轮流守在母亲床前照顾。


  对己“孝悌”,于人“忠信”。孔祥云说,以前在沟溪村,经常能碰到挑担走街串巷的小生意人。“看到他们没吃饭,我们就会邀请他们来家里吃口热饭热菜。”孔祥云说,有时候碰到天色已晚或者下大雨,就会留他们在家住一晚。村里人到孔家买粮,族人会多给一点;卖柴火的挑柴到孔家来卖,族人也都会将秤砣往后稍微移一移……


  这种仁德之心也被孩子看在眼里,孔祥驹的儿女们回到家就会抢着帮父母做事,在外面也经常献爱心帮助他人。


  (小标题三)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祥驹告诉记者,以前孔家人口多,儿媳妇也多。如果儿媳妇要回娘家,一定要先跟家里的长辈说过,长辈同意后,儿媳妇才会回娘家。“虽然现在没这么严格,但是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小辈尊重长辈的观念不会改变。”


  在孔家,家人一起吃饭时,小辈们一定会等到长辈坐下后,才会坐下。长辈的教诲,作为小辈定会谨记在心。


  除了在家懂礼外,在外时也遵从礼仪。孔令首常年在北京工作,回Q州时,一定会先到母校,看望当年的恩师,再回沟溪村。“如果没有老师当年的教育,就没有现在的你。”孔祥云一直这样教育儿子,孔令首也一直践行着父亲的教导。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孔祥驹家客厅的这副对联正影响着孔氏子孙的一言一行,这种儒家思想也将代代传下去。


  资料3


  良好的家风家规意蕴深远,催人向善,是凝聚情感、涵养德行、砥砺成才的人生信条。写有《荷塘月色》、《背影》等名篇的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用无形的家风涵养子孙。


  以下文字叙述出自朱自清之孙:


  我父亲朱润生,是朱自清的次子。《荷塘月色》里有一段描述“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那个“闰儿”就是我父亲。


  我是在祖父去世11年后才出生的,所以没有见过祖父本人。我对他的了解和认识一开始也是比较模糊的。2004年,我从北方调回扬州,从事文化工作,才开始整理祖父的资料,看他留下的日记,寻访他走过的足迹。


  祖父朱自清也是个普通人,他与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在生活中有欢乐也有苦恼,有成功也有坎坷。他的兴趣很广泛,嗜好美食,喜欢烫干丝、狮子头、包子点心,特别喜欢吃花生米。他喜爱旅游,对山水格外留恋。他对先生和老师永远保持着一份敬重。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有多聪明,因而学习总是很努力,从小梦想做一个文学家,到最后真的梦想成真了。


  朱家没有明文的家规家训,也没有刻意营造过家风,但是朱家几代人,确实都具有一些共同的性格和品质,这也许就是无形家风的力量吧。


  父亲“闰儿”临终前的几个月,我在家陪侍他老人家。为了让他开心,我用戏谑的笔法写了一篇父亲的小传。其中有这样几句话:“其人心地良善,性情平和。一身正气,崇德向善,诚以待人,讷于言而实于行,上尊长辈,下示后代。不喜名利而尤嗜美食。今虽八十有六,疾患在身而此性未改。岂非人生一大乐耶?”


  父亲当时已疾病缠身,又患老年痴呆症,看完小传,他老人家露出了蔼然宽和的笑容,提笔哆哆嗦嗦地在那段话后面写下“很好”两个字。他特别认可。这也是朱家几代人一致的风格,姑且看作是朱家的家风吧。


  有人说朱家在扬州是“名门望族”,其实不是。我的曾祖父、高祖父,当过芝麻小官,朱家最多只是个小康家庭。曾祖父当了十几年的小官吏,深知官场的黑暗和险恶,他希望儿女们远离官场,饱读诗书并学有所成,于是借苏东坡“腹有诗书气自华”诗句中“自华”两字给儿子起名。所以祖父朱自清的原名叫朱自华。


  祖父不负众望,刻苦读书,终于考上北京大学。随着岁龄增长,祖父觉得光读书是不够的,首先要做好人,于是改名“自清”,意在勉励自己做一个清正之人。


  祖父自小酷爱读书。听长辈们讲,他读起书来,可以整天足不出户,吃饭也要别人提醒。在扬州中学念书时,他就把经史子集中的基本典籍读了个遍。但后来,几次家庭变故使朱家家道中落了,无忧无虑的读书时光成为过去式。


  祖父是一个至情至性的人,惟其如此,他的散文才注满情义,打动人心。在他的散文创作中,有写父子之爱的《背影》,有写夫妻之情的《给亡妇》,有写儿女之乐的《儿女》。散文家李广田评价《背影》最能代表祖父的为人。这篇文章论行数不满50,论字数不过千五百言,却有历久传诵的感染力,不是靠宏伟的结构或者华丽的文字,只是凭了它的老实和真实感情。这种至情至性,也表现在他平时的为人处世中。


  在祖父的日记中,我经常可以读到这样的字眼:“我太自私了”、“过于懒惰”、“不够努力”等等。1926年,他亲身经历了“三·一八”惨案,目睹了血雨腥风的场面,后来写成了《执政府大屠杀记》一文,痛斥反动政府的暴行,但他也坦率承认,自己当时有点害怕。对于自己的“由怕而归于木木然”,他自责道:“实在是很可耻的。”这正是他诚朴正直天性的自然表露。


  “北有朱自清,南有朱物华,一文一武,一南一北,双星闪耀”,这是中国知识界、教育界对朱家两兄弟的赞誉。


  祖父的二弟朱物华,是我国电子学科和水声学科奠基人、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文革”后第一任校长,培养的学生中有杨振宁、邓稼先等。他和兄长朱自清一样,一身正气,热爱祖国,严谨治学。他们两人就连生活中待人接物的方式也很相似。那时候二叔祖已经是一级教授,每个月工资365元,但他只拿300元,说人不能太贪心。


  1955年,二叔祖奉调从上海交大去哈尔滨工业大学,走前处理房产,他把自己买的衡山路3层小楼以2000块的低价卖给一对退休夫妻,因为老人拿不出更多的钱了,他很同情这对老人。周围的同事提起这件事,都说二叔祖“迂啊”。


  二叔祖80多岁时,交大的领导看他年事已高,给他配了专车。他不肯要,再三推辞,终于拗不过众人,被大家拥进车里。车子载他回家以后,他一下车,便做了一件惊人的事:立即步行返回学校,再步行回家,以此证明“我还有行走能力,不必乘车”的决心。


  上世纪八十年代,二叔祖随政府代表团出国访问,看到有媒体报道,说朱物华教授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还用3个月的时间掌握了俄语。二叔祖大为光火:“胡说八道,我哪有这样的本事!”他让人去和媒体交涉,要求更正。


  他有3个孩子,老大考到交大时,他有点不高兴,觉得有瓜田李下的嫌疑,怕别人说他是搞关系,于是宣布另外两个儿子不准考交大。结果一个儿子以第七名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二叔祖还不信,让人打电话问招生办是不是搞错了名字,要求对方务必仔细核对名字。


  1989年秋,87岁的二叔祖上班步行途中,被一个冒失的年轻人骑自行车撞倒,头部血流不止,急送医院。交警扣下了年轻人的自行车。年轻人知道自己闯下了大祸,带着礼品到医院探望,二叔祖只说了一句“不收”,随后挣扎着起来,颤颤巍巍赶到交警队,为年轻人说情:“他不是故意的,把车还给他,以后小心就行了。”拿到车子,二叔祖让年轻人把礼品挂在车把上,说一声“去吧”,对方望着头缠绷带的二叔祖,一时恍惚,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


  祖父的三弟朱国华,厦门大学法律系毕业,拿全额奖学金,还是学生会主席。抗战胜利后在无锡地方法院担任检察官,任上也是两袖清风,廉洁自守。


  有一次,他在路上遇见一名富商,富商见到他就弯腰鞠躬,他一时没反应过来,富商迅速拿出几根金条往他怀里塞。三叔祖吃了一惊,不知道怎么回事。原来这是一位开银楼的商人,有桩官司经叔祖审理获得胜诉,使其免于破产,富商以此表示感谢。三叔祖就说,胜和败都靠依据法律,我没有做什么,东西不能拿。富商随身掏出一支派克笔,一定要做个纪念。他一看推不掉,转身就走了。


  1953年由于所谓历史问题和海外关系的牵连,三叔祖被剥夺了工作权力,失业在家多年,生活困难,但是他没有一味抱怨,而是每天义务扫大街,给孩子补文化课。一家五口的生活全靠妻子支撑。本来想要哥哥朱物华安排一个图书馆工作的位子,但二叔祖不肯滥用职权。不过,几十年里,二叔祖一直拿自己的工资接济弟弟。1988年,已经82岁的朱国华才得到平反。


  资料4


  下列材料是某电视台组织专家关于家风的一次座谈会:


  Y: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古往今来我们中华民族相对重视家风教育,才影响了多少代、多少年。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来说,我们的祖宗传下来的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三字经、弟子规,以及忠孝仁义礼智信等等,这些都是主要的内容。从中华民族的英雄来说,这些浩然正气在心里。同时从孟母三迁,还有古代人的传家立业等等,这些都承载着中华文化传统的兴衰和伦理。


  从共产党的楷模焦裕禄、孔繁森等这些人的成长经历看,无不说明家风家教的重要性。孔繁森说忠孝不能两全,边给母亲梳头边说儿又要出远门了。不去不行吗?年迈的母亲摸着他的头舍不得的问。不行,娘,咱是党的人。娘说,那就去吧,公家的事误了不行,多带着衣服、干粮。孔繁森噗通跪在母亲面前,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说完流着眼泪。


  W:家是社会的细胞,是连接个体与社会,朱熹有一个比方,家是大政,有公家之政、有私家之政,家教就是私家之政的地位。家政不修其可与国、与天下乎,就是说你家政不修,按儒家的伦理,先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这种独特的位置,使得家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过度就显得特别重要,是别的社会群体、组织或共同体都不能够替代的,无可比拟的。也就是说因为家庭的教养使得人得以获得进入公共社会的基本途径,特别是基本品质内在的东西。反过来还有,家庭也可以辅助整个社会公共建设来安定天下,因为有很多的矛盾或者很多的社会心里情绪,实际上是在家庭这样一个特殊的场合得以消解、得以缓解、得以平息。


  但是现代社会有一个新的变化,现代社会公共化程度越来越高,公共化的趋势越来越强,私人生活和个人空间受到极大挤压,这样介乎于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家庭,发生了大家能看到的结构的变化,就是核心家庭逐渐取代了系统的世代性的大的家庭,使得家逐渐变小了,因此带来一些问题。在当代社会环境下,我们能感受到的问题是家教道德和伦理资源不足,甚至严重的缺乏,说的更白一点,家教直接依赖于父母和长辈本身的道德修养水平,现在很难说所有的核心家庭的年轻父母们就能够做到这一点。


  G:何以传家久。家风家教的着眼点、落脚点就是为了千万家的日子怎么样越过越好,为了每家每户我们中国人千家万户好运长久,为了这样一件事,好运长久这是每个人都关注的事。好运怎么来,怎么能够长久的旺盛呢?中国人用了一个词,叫传,传家,他觉得传家很重要,你拿什么东西传家就决定了你家这个日子能不能够一直过下去,所以我们中国人就发明了很多词,什么忠厚传家久、诗书传家、耕读传家,发明了好多这种话,这是对过日子过程当中我们的经验做的提炼、概括。所以我觉得传家这个事用今天的话说是很大的民生工程,是最本质的、最深层次的民生工程。


  因为今天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啊,我们获得了经济的繁荣发展;另外一方面,我们也有一个很大的负面影响,就是功利主义的蔓延。今天这个社会,功利对每个人、对每一家,功利主义的影响都非常之大,这实际上对每个家庭能不能够把好运传下去都是一个拷问。如果我们的孩子,如果我们一代又一代奉行的都是功利主义,都是物质主义,结论就是清楚的,就不可能把好运再传下去,一家一户传不下去,千家万户都传不下去,我们这个民族还怎么往下传,我们这个民族明天是什么,我们面临着这样的拷问。如果说千家万户的好运都维持不住,中国梦又何在。因为中国梦,民族复兴这样一件事,那不是我们在座的这些人能完成的使命,需要好多代人的不懈努力。


  Z:关于家教、家风、家训的问题,离不开社会,我自己的生活经历体会。我就感觉一个人思想的成长、性格或者品性的成长首先是家风,因为你从小到大有很长时间在这个家里,家里边让你这个事这样做、那个事那样做。所谓家教,这个人一般意义来说,我感觉初中以前家里对人的影响是最多的,到高中这个阶段这三年学校里对人的成长、思想的成长最直接、最重要,因为这个时间是一个人的世界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15岁以前还玩呢,但是到了19岁、20岁这个期间,15岁-20岁这5年是一个人世界观成长的关键时期,过了20岁以后开始上大学了,在这段时间里社会对他的影响更大。


  L:我是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我爸爸是语文老师,我妈妈是公务员,小的时候我爸爸对我的教导是诚实守信与人为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我妈妈对我的教导就是一个字“忍”,我妈妈这个字绣在我的一个小毯子上,我小时候是不理解的,但是大了以后就理解了这个字包含了包容、宽容、礼让他人、自律等等,我觉得这个就体现了我父母在那个时代的烙印。


  现在年轻人对家风家教的追求和价值体现,首先我们年轻人理解的爱,体现为自爱和爱人,体现为爱家、爱国、爱社会,爱是不自夸、不嫉妒、不计较他人,而感恩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特别想对我们的父辈说的一句话,就是感恩一切,感恩我们这个时代,感恩父辈对我们的给予,以及感恩我们受到的挫折,我觉得我们这代人是物质上非常幸福的一代,但是在精神上是比较迷茫的,现在年轻人更多的是对国外的文化、国外文明的了解,缺乏了对我们自己文化的认知,或者对传统文化,作为年轻人来说缺少一种自信心。我们很推崇的就是国外的文化,我们喜欢学外语,要游学、要出国,学习西方的一些价值观,但是比较少对自己文化的认知。


  资料5


  然而,近年来,领导干部子女、家属腐败类案件一直呈上升趋势,且多数是窝案串案,涉及面广,影响恶劣。记者调查发现:80%的官员腐败案都与家庭成员有着密切关系,并且贪官大多都有不良家风。


  2014年12月10日,河北省廊坊市中级法院对刘铁男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对刘铁男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在整个审判过程中,刘铁男情绪严重失控,声泪俱下忏悔自己害了儿子。据检方信息,刘铁男之子刘德成21岁的时候,就拥有了一辆30多万元的轿车;22岁时,就有人把750万元汇入到他的账户;在23岁到25岁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了千万元户;而在2007到2011年这几年的时间,他没有上班,却挂名领取薪金121万元。没有父亲刘铁男的“扶持”与“关照”,刘德成很难做到这一切。


  2014年6月14日,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被宣布落马之后,有媒体爆料,在苏荣担任江西省委书记期间,其第二任妻子于丽芳,被指多次染指江西的矿产资源、土地出让、房产开发、工程项目等诸多领域。而不少江西省内的高级领导以贿赂“于姐”的方式,变相贿赂苏荣,以此获得苏的信任和提拔机会。据因贪腐问题锒铛入狱的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原县委书记邝光华在法庭上供述,苏荣妻子对安远县的钼矿很感兴趣,想把它收购过来,曾派人到赣州洽谈。邝光华被要求居中协调,促成此事。


  山东省泰安市郊区检察院曾有一组数据统计:在他们立案查处的37起领导干部受贿案中,有34名“贪官夫人”充当夫君的“收银员”,夫妻联手作案率高达90%以上。全国人大代表、J省南京市检察院副巡视员L认为:“‘枕边风’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抱怨、攀比;一种是‘廉内助’,时刻为另一半敲廉洁的警钟。”在她看来,养好“家风”,不仅关乎家人,更关于“政风”、“社风”。


  资料6


  中华文化自古以来重视家庭,认为家风与世风紧密相连,故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共产党人的家风,是与我们的理想信念分不开的,是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家庭问题上的体现,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风气具有重大影响。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更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关系到党风、政风的大事。在这方面,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率先垂范,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其中,陈云的严正家风,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习近平总书记在对领导干部“五个必须”的要求中,专门提出:领导干部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陈云家风》这本书,能够帮助党员领导干部学习陈云的家风美德,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牢固树立和践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公私观、是非观、义利观,确保清风长在,坚守住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三、作答要求


  (一)给定资料1中认为,“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世代代传下来的价值观、伦理观,以及实现这种价值观、伦理观的方法。”谈谈你对这句话理解。(10分)


  要求:紧扣材料,条理清楚,表述简洁,不超过150字。


  (二)阅读给定资料2,在横线处填入这则资料的标题和三个部分的小标题。(10分)


  要求:(1)准确、精炼;(2)标题和三个小标题须分条写,小标题要标注序号;(3)每条不超过20字。


  (三)假如给定资料3是你在某杂志上看到的内容,你要参加一个关于家风的座谈,根据上述材料的内容准备发言,介绍朱自清一家的家风,你会怎样向与会者陈述?(20分)


  要求:(1)全面准确、符合实际;(2)语言得体、有感染力;(3)不超过300字。


  (四)假定你参加了给定资料4的研讨会,感触颇多。准备以某市“最美家庭”代表的名义向全市家庭发出倡议,根据上述材料的内容和自己的体会,拟写一份倡议书。(20分)


  要求:对象明确,内容真实,层次清晰,有号召力,不超过500字。


  (五)给定资料5中划线句子写道:“养好’家风’,不仅关乎家人,更关乎‘政风’、‘社风’。”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2)参考“结合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